08月
10
2025
0

一些植物会老死吗?

一些植物会老死吗?

植物,尤其是千年古树,给人以生生不息,长生不老的感觉,其实是一种错觉。自然界有生命的万物皆有寿命,植物也是如此。新疆的胡杨,号称“千年不倒,千年不死,千年不朽”,已经是寿命非常长的了。发育迟缓的植物寿命长,裸子植物寿命更长些,如银杏树,寿命可达几千年,但万年银杏几乎没有,因为即使不会自然死亡,也会受到自然界的侵蚀(如风沙,冰霜,虫害,地震,火山等)或人为的破坏而亡。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鲜有几千年的寿命,千年即是古树了。因为这是由其生长周期决定。比如桃树,头三年不结果,幼树期;三年后挂果,再过几年进行旺盛生长期,再过几年产量就会大大下降,进入衰老期,再过些年,部分树枝就会枯死,这棵树的寿命也快到头了。

那么假如有适宜的环境,那么树木到了一定寿命,就是接近调亡的时候,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死去的呢?或者由于各种原因,还没能见到一棵千年古树的自然死亡?又或者有科学家模拟过相关情况?

树木到了临近凋亡(不是调亡)的时候,其基因表达的时序性就会出现紊乱,代谢变得不正常,物质和能量代谢入不敷出,体内自由基含量迅速增加(和人一样!),生物膜系统破坏严重,生命系统一步步走向崩溃。外部表现在,生长发育几乎停止,根部吸收能力下降,甚至枯死,叶片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大部分枝叶枯死,……随后,整个大树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即使取其新枝,重新扦插,由于细胞已经进行衰老期,寿命也不长。正如多利克隆羊寿命不长一样。在森林中每天可能有大量的植物自然死亡。当然,纯自然死亡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因为植物生活在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受环境胁迫,正如名人死多是因病去世一样。

多年生植物与一年生或短寿命植物生长周期一致,研究衰老的话,研究后者就可以了。沙漠中,有的植物生长周期只有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随后便以种子的形式进行休眼(实际是它们的“孩子”,或是未发育的胚胎,成年植物已经“死”了)。

另外就是有的植物(主要是木本植物,也包括一部分草本植物,如竹),营养生长周期很长,但一旦进行生殖生长期,就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导致营养枯竭而死(这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西风胡杨》读后感

《西风胡杨》读后感

“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这是什么树?西风胡杨!

   西风胡杨每天和沙子为伴,与狂风做友。默默无闻地耸立在沙漠中。他用自己粗壮的身体,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沙。虽然斑斑盐碱深入骨髓,即使滚滚黄沙铺天盖地,可他就像一道坚韧不拔的屏障站在沙漠的前方。他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后方却是青山绿水的村庄。他将荣华富贵都给了牡丹,炎炎骄阳都自己抵挡。

   胡杨的命运并非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胡杨的坚韧、挺拔,保护了大量的动植物,孕育了整个西域的文明,可拓荒与战争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现在,那些曾经被胡杨呵护过的上游人民却又拦水造坝,使胡杨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看到这里,我不禁思绪万千。胡杨的这种为大自然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为它遭受这样残酷的命运而感到可悲。我真希望上苍能够再赐点水给胡杨。

    我们保护鸟类、爱护鸟类的问题与《西风胡杨》中保护胡杨、爱护胡杨的问题恰如一辄。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乱捕杀小鸟使一些鸟类踏入濒临灭绝的地步。而《西风胡杨》中人们因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而使胡杨陷入生死存亡关头。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有句话说得好: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连胡杨都有千年的坚强,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最后的生命,用自己死后的意志,来捍卫着我们的健康。我们人类是不是也要想想为了使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应该做些什么,又不应该做些什么呢?

   最喜欢这句:“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这就是胡杨,西风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