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
21
2025
0

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哪个省份???

一、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哪个省份???

来自福建省林业厅消息称,截至今年3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52%,居全国首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4.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竹林面积90.01万公顷, 居全国第一位。2003年林业总产值达68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初期,福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37%;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福建每年因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加上长期过量采伐森林,森林生态功能大为削弱。

为抵御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侵扰,发挥森林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近10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在临海31个县(市、区)的3324公里海岸线上实施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造林870万亩,从此海峡西岸矗立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沿海森林覆盖率达46%。在防护林保护下,沿海地区流动沙丘面积从原来的4.85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0.189万公顷。

福建省还在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和木兰溪等流域实施江河流域生态林保护工程,主要抓封山育林、低效林分改造以及建设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林等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目前已造林1万多公顷,封山育林面积5万公顷,保护江河流域生态林面积99万公顷,全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在城市乡村,福建省开展城乡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全省城市绿化覆盖率从10年前的26%提高到现在的3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6.1平方米,分别居全国第七和第十位。

此外,福建省还先后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省级25处,县级28处,保护面积占福建国土面积的6.55%。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全省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2003年产值达3.5亿元。

如今福建城乡到处可见葱茏绿意,无处不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这个省的福州、三明、厦门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厦门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泉州市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二、我国种植业分布在哪个地区?( ) A北方、青藏 B北方 南方 C南方 西北 D南方、青藏

我国种植业分布在哪个地区?( B)

A北方、青藏 B北方 南方 C南方 西北 D南方、青藏

这道题选B

我国东部地区距离海洋比较近,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比较湿润,降水比较丰富,水资源比较丰富,是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区。我国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主要发展旱地种植业,南方地区发展水田种植业。

三、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云南省有多少种,请详细例举出来?

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1.7万种。

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的云南省,植物的种类十分丰富,分布在全省各个不同的海拔地带、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大约有1万种左右(占全国一半)。其中很多是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植物,云南樟树、木姜子、香茅草、萝芙木、三七、牛角瓜、鹿角藤、薯蓣、铁力木、油渣果……等,都是云南省所产的著名经济植物。昆明植物研究所自从全国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全民大跃进的1958年内,同省内外有关单位协作组织了较大规模的普查队伍,进行全省野生植物资源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和各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根据历次调查的资料,估计我省野生的有用植物约在700种左右。其中有含芳香油植物、含油脂植物、含纤维植物、含淀粉植物、含单宁植物、含生物碱和杀虫剂植物、以及含橡胶树脂植物等主要项目的原料植物。因此,就云南省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量来说,是其它任何省区都不及的。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后,经济价值也非常大,估计可以达到相当于全省农业产值的一倍。

自国务院1958年4月7日发出“关于利用和收集我国野生植物原料”的指示后,云南各地纷纷组织了向野生植物进军的队伍;各种野生植物原料加工厂(人造棉厂、香茅油厂、酒厂、栲胶厂等)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在轰轰烈烈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的群众运动中,各地群众提出:“向野生植物开战!”

“向深山老林要粮、要棉、要油!”、“要把树上长的采下来,地下埋的挖起来!”等豪迈的口号。在大搞野生植物加工生产中,同时涌现出了不少“土专家,活神农”,创造了很多土法加工和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方法。在过去一年中,全省各地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但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也为今后进一步更大规模的利用这些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各地在利用野生植物的生产中,由于缺乏技术经验和设备,以及原料供应没有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因此生产过程中也曾经发生了不少的问题。如1958年各地木姜子油的生产,由于原料购采购员工作做得不好,有的县只完成原计划量的10%弱。一般加工厂生产的成品质量较低(如生产的木姜子油是黑色,人造棉织不成布),且生产成本高(如文山每加工1公斤人造棉成本和1公斤普通棉花差不多),使产品的销路发生问题。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对野生植物缺乏综合加工利用,造成很大浪费。如木姜子蒸了芳香油后,就把蒸过的种子当废品处理,而种子内还有33%的植物油脂可以提取供工业用油。又如芭蕉芋在滇南一带栽培很多,一般只取根作淀粉,芋杆则当废物处理。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在西畴县进行了一次现场综合利用加工试验,结果证明芭蕉芋杆是一种很好的人造棉原料,每百公斤可制棉17公斤,产量较现在大量收购的龙须草为优。

生产上所发生的一连串的技术问题,为我们资源植物学工作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新课题。怎样扩大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范围和种类?怎样在不同地带合理发展不同种类的植物?怎样把散生在遍山的野生植物变为家生栽培?固定产量、便利采收?以及怎样合理加工利用、提高产值?便成为我们科学工作者当前的迫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