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27
2024
0

电视剧塞罕坝演员?

一、电视剧塞罕坝演员?

演员介绍共7个,没有姓付场长。

冯程

演员:刘智扬

敢为人先、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和乐于奉献。是河北省承德围场林业干部职工,响应祖国号召共同开荒造林,率先率先上塞罕坝,做拓荒先行者造林人。在塞罕坝土地上,留下了奋斗的青春,也留下了奉献的故事。

覃雪梅

演员:何雨虹

林业大中专大学生,热血青年。最早上坝的女大学生之一,漂亮大方,是女生中的佼佼者。技术上是过硬的,是林场的骨干,可感情上,她却是摇摆的。在塞罕坝上顽强拼搏,挥洒汗水,和伙伴们同进退,共患难,在工作与生活中,彼此体贴、爱护、帮扶,由最初的战友情,同志情,慢慢蜕变成了友情,爱情。

于正来

演员:赵恒煊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特殊年代里,与身边的同事们、到林场来的毕业生们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林场,最终营造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

赵天山

演员:贾宏伟

退伍英雄,是一江山岛战役英雄。一天当兵,一辈子是祖国的老兵。作为塞罕坝上先遣队队长,刚开始的军事化管理让大学生们吃不消,他用军人的钢铁意志征服了所有学员,并尊重科学,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支持了冯程。

孟月

演员:鲁佳妮

覃雪梅的最佳闺蜜,温柔文静。作为被分配到偏远之地的大学生,前期的孟月总有些心不在焉,从不情愿来到不愿离开,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慢慢的在冯程等人的带动下,她心甘情愿的留在了坝上,奉献自己的青春。

魏富贵

演员:马赫

淳朴农民,在塞罕坝上垦荒种树。为人勤恳敦厚、能吃苦耐劳,从不惹事。拥有一双巧手,为塞罕坝上的造林队友做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队友。

李铁牛

演员:张永刚

冯程舅舅,塞罕坝上职工。善良、又有责任有担当的铁匠,因塞罕坝上机械生产大量工具损坏,正好需要铁匠,故而成为林场职工。

电视剧塞罕坝片名叫《最美的青春》。

是由巨兴茂执导,郭靖宇、杨勇担任编剧,刘智扬、何雨虹等领衔主演,高明、王奎荣、张光北等主演的青春励志剧。[1]于2018年8月1日在央视一套播出。

该剧以塞罕坝几代造林人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主人公冯程(刘智扬 饰)、覃雪梅(何雨虹 饰)等为代表的来自全国18个省市林业大中专的毕业生,与承德围场林业干部职工为骨干的共369人开荒造林,积极响应祖国号召的故事。

2019年5月23日,获得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3]2020年9月15日,获得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含网剧)提名;[4]2020年9月28日,获得第3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二、三代人植树造林塞罕坝被誉为?

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在清朝属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因开围放垦、匪患火灾,到新中国成立时,塞罕坝已退化成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坚持植树造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2017年12月,塞罕坝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

三、电视剧塞罕坝剧情介绍?

《塞罕坝》是2015年中国拍摄的青春热血电影。为了阻止沙漠肆虐北京,百名大学毕业生雄心勃勃来到塞罕坝植树造林,他们不畏艰险,抗风雪、斗风沙、洒热血、献青春,使这个昔日‘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冀北高原荒漠,变成绿色明珠。

四、塞罕坝的电视剧是啥名?

关于塞罕坝的电视剧叫《最美的青春》。

该剧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以主人公冯程、覃雪梅等为代表的全国18个省市林业大中专毕业生与承德围场林业干部职工为骨干的共369人,积极响应祖国号召,热血上坝,无畏困难,抗严寒、斗风沙、育树苗、献青春,在塞罕坝创造出一片林海奇迹的故事。

五、塞罕坝种树的电视剧叫什么?

最美的青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减少沙尘暴危害,党中央、国务院指定林业部牵头,河北省配合,在高原荒漠赛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防风阻沙蓄水源。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种树人,来到了坝上,在荒漠上营造起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赛罕坝人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漠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冯程和他的伙伴由最初的战友情,同志情,慢慢蜕变成了友情和爱情。

六、塞罕坝电视剧主题歌?

<先锋树>,2017年9月参加了京津冀塞罕坝采风团的采风活动。在塞罕坝的几天里,心一直被震撼着,感动着!

那碧水蓝天、浩瀚林海和茂盛的草场、斑斓的远山,一次次呈现在眼前;那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冬春白茫茫,夏秋亦苍凉的贫瘠之地,一幕幕浮现在脑海;第一代林场人讲述创业历程的话语时常回响在耳边…………

置身美丽高岭,徜徉浩瀚林海,你可能很难想象那些可敬的创业者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苦磨难,才有了今天的塞罕坝!塞罕坝人说:“当年在塞罕坝这个贫瘠的高寒地区,栽下一片树,仅活几棵苗,可有了这几棵成活的树苗,就有了希望,有了信心,大家把这些树叫先锋树。”

林场同志这句语气平缓的话,一下子走进了我的心底。我想,“先锋树”不正是那些凭着坚定信仰和坚强意志扎根塞罕坝的先辈创业者们吗?!不正是那些奉献青春和热血,创造了绿色奇迹的塞罕坝人吗?!

七、植树造林的谚语

植树造林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友善方式,也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重要手段。不仅能美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还有助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减缓气候变化等诸多好处。对于人类来说,树木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在中国,植树造林也有许多流传已久的谚语,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1. 一年树木,十年树人

这句谚语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让树木生长,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意识。通过种树的过程,人们能够学习到关于自然的知识,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种下一棵树,不仅仅是为了风景,更是为了人类的未来。

2. 千树万树植树人,万树亿树种绿魂

这句谚语强调了个体力量的重要性,无论是植树者还是每一个赞同植树造林的人都是对环境做出贡献的植树人。一个人的贡献虽微小,但众人齐心,千树万树将会成为现实。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够实现万树亿树的目标,让绿色之魂遍布整个大地。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植树造林是一个耐心和积累的过程,毫不畏惧小的、微小的贡献。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一次积累,每一棵树都是百年绿。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不从每一个个体的努力累积起来,那么就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小小的贡献也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4. 一草一木皆有灵

这句谚语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树木共同成长。每一草、每一木都有其生命力和价值,我们应该从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细微之处开始,让树木、花草在我们的环境中释放出美丽和活力。

5. 种树不求荫

这句谚语告诫我们种树不应该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着眼于长远和整体的利益。植树造林不仅仅是给自己和下一代营造美好的环境,更是为了整个社会、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不求个人荫蔽,而是追求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幸福。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句谚语强调了植树造林的收益是经久不衰的。虽然一棵树从种植到长大需要时间,但每一棵树都将会成为绿色风景的一部分,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众多的好处。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在秋季却能够收获万颗子,这是植树者的智慧和辛勤工作的回报。

7. 一叶落知秋,一树开时春

这句谚语传递了树木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规律。当一片叶子开始凋落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当一棵树开始发芽开枝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脚步。树木既是自然界的晴雨表,也是我们对季节变化的感知。通过仔细观察树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8. 感受大自然的呼吸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气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然而,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看到树木的枝叶摇曳,我们才能够真正与自然亲近,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9. 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

这句谚语强调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树木提供水源,但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节约用水资源。从每一个小事做起,改变浪费用水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谚语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绿水青山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这些自然景观对我们来说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美丽的环境也会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繁荣。

总结

植树造林的谚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它们告诉我们种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整个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一次积累和贡献,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都是对环境做出的贡献。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节约用水开始,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八、讲工地的电视剧?

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民工》,讲的就是在工地干活的民工的爱情故事,陈思诚演的,还不错,挺好看的,很真实

九、讲刺绣的电视剧?

李小冉,刘恺威主演(凤穿牡丹)是一部讲述刺绣的电视剧

十、讲杭州的电视剧?

电视剧《梦想城》是由浙江美视众乐、杭州佳平影业制作出品,以杭州为主要创作背景,讲述新时代杭州创新创业故事、全程在杭州拍摄的现实题材电视连续剧。创作生产该剧,旨在以艺术的形式,展现杭州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治理、打造“数智杭州”的生动实践,展现时代“弄潮儿”筑梦、追梦、逐梦、圆梦的奋斗人生,展现新时代杭州和浙江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