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
22
2025
0

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

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

人们对臭氧层的伤害,会使天气变热。

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在平流层内离地面20~30千米的地方是臭氧的集中层带,在这个臭氧层中存在着氧原子(O)、氧分子(O2)和臭氧(O3)的动态平衡。但是氮氧化物、氯、溴等活性物质及其他活性基团会破坏这个平衡,使其向着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而CFCs物质的非同寻常的稳定性使其在大气同温层中很容易聚集起来,其影响将持续一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它们光解出氯原子和溴原子,成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资源浪费日常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物质资源浪费和非物质浪费两种

物质性浪费最常见,如饮食浪费(日常生活水源和食物),能源浪费(如无节制的电、气类浪费),功用性浪费(如一次性用品等),闲置型浪费(大方面如土地闲置,小的方面如旧电器不用,两三个手机……)等等

非物质浪费一般是指技术性浪费,政策性浪费,人才浪费等等,这个生活中普通人不容易接触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工厂、作坊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排出的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关于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数据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耕地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这就是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