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传稿,化工安全?
让安全工作成为一种习惯
总有这样一些事令我们心痛:一次小小的疏忽引发一场惨烈的大火,一次违规的操作造成一起严重的事故……事故之后,看着逝者至亲的眼泪,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生命那么脆弱?为什么悲剧一再上演?为什么工作总有那么一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为什么一些安全隐患总是得不到根除?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心缺失,这一切造就了无数的安全事故,使无数生命戛然而止。 每个人都应该对生命负责,这是做人应该尽的基本任务!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让他削冬瓜皮来练习,每次练完之后他就随手把刀扎在冬瓜上,老和尚多次劝说,小和尚都充耳不闻,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养成了坏习惯。有一天,老和尚让他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完事后照样顺手把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结果这样一刀下去,老和尚一命呜呼。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点启示,一些平时不注意的不良行为,任其发展下去,渐渐形成习惯, 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安全,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既然习惯的力量如此惊人,那么养成安全的习惯将使我们更安全。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关键在于自身的责任感和制度保证。责任感和制度可以保证你将安全工作当作是工作的必须,进而形成牢不可破的安全责任意识。而这种安全责任意识会帮助我们在工作时三思而后行,逐渐形成一种自然习惯。 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些行为可能是不经意或习惯做出的。但不知你是否想过,就是这些小小的习惯行为或细节,有时会造成后悔终生的遗憾,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像在有危险的地方休息、忽视安全标志的提示而我行我素以及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 其实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行为或小细节是很有助于培养安全责任感的:比如高空作业的工人保持时时系上安全带,公交公司的驾驶员让自己的车天天保持整洁,随手掐灭手中的烟头再丢弃到指定地点,横穿马路走斑马线或人行天桥等。一旦这些细节或行为习惯成自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负起责任来了,而不是刻意去做。 在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安全工作意识的学习,坚持不安全就不生产的原则,克服那种以生产效益等理由为借口的蛮干行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千万不要让设备带“病”运行。 我们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并将这种勇于承担责任作为自己的工作习惯。当安全责任成为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后,工作对于自身的意义就不再是赚钱那么简单了,也就不会因为公司的各项安全规定、规章制度而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牵绊,更不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危害公司利益或者伤人害己的行为,一切危及将在自然而然中化解。 安全工作是一项“全天候”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在工作中有无监督一个样,事前、事中、事后一个样,所以一定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只有制定出一套严格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员工按照规范程序操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不过一套好的政策、好的制度要强有力地执行和落实才能显现出它的生命力。 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也不能很快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持以负责任的态度做事,克服侥幸、松懈、麻痹思想,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养成“安全第一”的良好工作习惯,才能远离事故的发生。而“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形成安全工作习惯”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安全。安全是一种爱,是人对人的牵挂与关怀;安全是一种理,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生活方式的理性表达;安全一种法,是文明与责任的体现。安全就像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联系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必须注意安全。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的身体既没有备品,也没有备件。车链断了,可以换上新的,但如果一个人的脑袋被车碾烂了,能换上新的么?
我们必须牢记安全。有多少矿山工人,为了矿山事业辛勤付出;有多少电业工作者,为了万家灯火坚守岗位;有多少建筑工人,为了城市的高楼林立而登高作业……所以为了家庭的幸福,我们没有理由不牢记安全。
我们必须不忘安全。我们耳闻目睹了太多安全事故,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名人,在安全事故来临的时候都不堪一击。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平等的话,那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安全面前,无所谓富贵贫贱,也无所谓男女老幼。
我们必须学会安全。“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对待安全工作,不论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都应该持有“举轻若重”的态度,把安全工作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细节。只有自己学会了如何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只有责任感与安全意识相辅相成,安全行为才能自觉、具体,安全生产才能有效进行;只有人人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才能真正消除安全隐患与避免违章操作,安全效能才能得以提高。 生命是短暂、脆弱的,因其短暂才显得宝贵,因其脆弱才应好好珍惜。安全来自警惕,事故源于麻痹;自己多一份责任,家人多一份安心。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安全高于一切!安全来自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安全生产宣传稿?
让安全工作成为一种习惯 总有这样一些事令我们心痛:一次小小的疏忽引发一场惨烈的大火,一次违规的操作造成一起严重的事故……事故之后,看着逝者至亲的眼泪,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生命那么脆弱?为什么悲剧一再上演?为什么工作总有那么一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为什么一些安全隐患总是得不到根除?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心缺失,这一切造就了无数的安全事故,使无数生命戛然而止。 每个人都应该对生命负责,这是做人应该尽的基本任务!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让他削冬瓜皮来练习,每次练完之后他就随手把刀扎在冬瓜上,老和尚多次劝说,小和尚都充耳不闻,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养成了坏习惯。有一天,老和尚让他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完事后照样顺手把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结果这样一刀下去,老和尚一命呜呼。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点启示,一些平时不注意的不良行为,任其发展下去,渐渐形成习惯, 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安全,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既然习惯的力量如此惊人,那么养成安全的习惯将使我们更安全。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关键在于自身的责任感和制度保证。责任感和制度可以保证你将安全工作当作是工作的必须,进而形成牢不可破的安全责任意识。而这种安全责任意识会帮助我们在工作时三思而后行,逐渐形成一种自然习惯。 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些行为可能是不经意或习惯做出的。但不知你是否想过,就是这些小小的习惯行为或细节,有时会造成后悔终生的遗憾,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像在有危险的地方休息、忽视安全标志的提示而我行我素以及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 其实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行为或小细节是很有助于培养安全责任感的:比如高空作业的工人保持时时系上安全带,公交公司的驾驶员让自己的车天天保持整洁,随手掐灭手中的烟头再丢弃到指定地点,横穿马路走斑马线或人行天桥等。一旦这些细节或行为习惯成自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负起责任来了,而不是刻意去做。 在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安全工作意识的学习,坚持不安全就不生产的原则,克服那种以生产效益等理由为借口的蛮干行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千万不要让设备带“病”运行。 我们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并将这种勇于承担责任作为自己的工作习惯。当安全责任成为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后,工作对于自身的意义就不再是赚钱那么简单了,也就不会因为公司的各项安全规定、规章制度而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牵绊,更不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危害公司利益或者伤人害己的行为,一切危及将在自然而然中化解。 安全工作是一项“全天候”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在工作中有无监督一个样,事前、事中、事后一个样,所以一定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只有制定出一套严格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员工按照规范程序操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不过一套好的政策、好的制度要强有力地执行和落实才能显现出它的生命力。 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也不能很快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持以负责任的态度做事,克服侥幸、松懈、麻痹思想,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养成“安全第一”的良好工作习惯,才能远离事故的发生。而“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形成安全工作习惯”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安全。安全是一种爱,是人对人的牵挂与关怀;安全是一种理,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生活方式的理性表达;安全一种法,是文明与责任的体现。安全就像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联系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必须注意安全。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的身体既没有备品,也没有备件。车链断了,可以换上新的,但如果一个人的脑袋被车碾烂了,能换上新的么? 我们必须牢记安全。有多少矿山工人,为了矿山事业辛勤付出;有多少电业工作者,为了万家灯火坚守岗位;有多少建筑工人,为了城市的高楼林立而登高作业……所以为了家庭的幸福,我们没有理由不牢记安全。 我们必须不忘安全。我们耳闻目睹了太多安全事故,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名人,在安全事故来临的时候都不堪一击。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平等的话,那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安全面前,无所谓富贵贫贱,也无所谓男女老幼。 我们必须学会安全。“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对待安全工作,不论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都应该持有“举轻若重”的态度,把安全工作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细节。只有自己学会了如何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只有责任感与安全意识相辅相成,安全行为才能自觉、具体,安全生产才能有效进行;只有人人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才能真正消除安全隐患与避免违章操作,安全效能才能得以提高。 生命是短暂、脆弱的,因其短暂才显得宝贵,因其脆弱才应好好珍惜。安全来自警惕,事故源于麻痹;自己多一份责任,家人多一份安心。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安全高于一切!安全来自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安全消杀宣传稿?
继续做好消毒,清洁工作。不到疫情结束绝不松懈。
你要做好防护工作呀!外出回到酒店之后用消毒液喷一喷!
复工后我们做好工作岗位的消毒工作,带好口罩,保护好自己。
防护不能松懈,勤洗手,多消毒,不聚众,做好自己,就是防输入工作做贡献。
我市餐饮已经全面复工,不再受多少人限制,但是要做好各方面的消毒防护工作。
四、夏天安全用电宣传稿?
夏天是用电高峰期,也是电力安全事故的高发季节。为了提高公众对夏季用电安全的意识和防范意识,可以发起一场夏天安全用电宣传活动。以下是一份夏天安全用电宣传稿,供参考:
标题:夏日安全用电,让生活更美好!
亲爱的朋友们,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我们迎来了用电高峰期。为了确保您的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安全,提醒大家在夏季合理用电,防范电力安全事故。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营造安全用电的环境,让生活更加美好!
安全用电,从小事做起:使用电器时,请确保插座和插头干燥,电线不破损,开关可靠。避免将多个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以免过载引发火灾。
空调使用有讲究:使用空调时,请确保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合理设定温度。晚上睡觉时最好关闭空调,以免过度耗电和影响健康。
注意用电火源:夏季多雷雨天气,请注意防止雷击。不要将易燃物品靠近电源插座,及时关闭电源避免火灾风险。
注意电器散热:电器长时间运行时会产生热量,请确保电器有良好的散热条件,避免过热导致安全隐患。
儿童用电安全:家中有小孩的家长要注意,电线、插座等应放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避免意外触电。
不乱拉乱接电线:电线松动、损坏或老化时,请及时更换,切勿私自修理,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每一个小小的安全细节都是保障我们家人和自己安全的重要环节。夏天用电安全不仅是我们个人的责任,更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夏季用电环境。
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
【XXX电力公司】 敬上
(以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以符合当地的用电安全实际需求。)
五、观看安全生产事故视频宣传稿?
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意识,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我们可以深刻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从而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生产事故视频宣传稿通常会展示真实的事故现场和受害者的遭遇,以及相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情况。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事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这些视频会详细每个事故的原因,以便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还可以延伸到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的了解。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各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同时,它也可以引导我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以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遵守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六、植树造林宣传语?
植树造林宣传标语
1、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
2、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3、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让地球变得更年轻
5、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七、植树造林宣传标语?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植树造林功万代,造福子孙千千万 。
植树造林,绿化神州大地。
栽花种草,点缀锦绣江山。
八、舌尖安全工作宣传稿
舌尖安全工作宣传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舌尖安全工作宣传在食品安全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可以促进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本文将从舌尖安全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舌尖安全工作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舌尖安全的意义
舌尖安全是指食品的安全性,也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在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加强舌尖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舌尖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不合格食品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各种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对于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舌尖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引发公众的恐慌,不仅会破坏人们对食品的信心,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舌尖安全工作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食品市场存在乱象。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追逐利润,动用各种手段进行欺诈行为,掺假、掺假等问题时有发生。
第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完善。一些地方食品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手段,导致食品安全监管无法及时有效。
第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不足。由于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不够,许多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三、加强舌尖安全工作的措施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舌尖安全工作。
首先,加大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严惩违法行为,保障食品市场的纯净状况。
其次,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三,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结语
舌尖安全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们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舌尖安全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引起人们对舌尖安全工作的关注,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对舌尖安全工作的重视,确保人们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九、一盔一带安全宣传稿?
一盔一带”宣传讲稿
开场白:
……
什么是“一盔一带”?
一盔就是指摩托车的安全头盔,一带就是指机动车的安全带。
一、行动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员安全防护水平, 减轻交通事故后果,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交管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二、行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进一步增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的意识,更加自觉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力争到2020年底,城市道路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分别达到90%、70%以上,其中快递外卖行业骑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80%以上;普通公路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分别达到70%、50%以上;汽车驾驶人安全带使用率达到90%以上,汽车乘车人安全带使用率达到70%以上,其中大中型客车、上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乘车人安全带使用率达到80%以上。
三、行动时间:
全国统一行动:2020年5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四、工作进度:
(一)宣传引导阶段(5月31日以前)。集中开展主题宣传,制作形式多样的宣传资料,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网上网下协同联动,广泛传播安全知识,大力宣传“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积极倡导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推动形成社会共识。
(二)劝导查纠阶段(6月1日至11月30日)。坚持劝导提示与执法查纠相结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督促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规范使用安全带。各大队在安排部署好每周二全国开展的统一行动的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再做具体安排,持续保持严管态势,全面提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带使用率。
(三)总结固化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总结“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工作实施情况,固化成功经验做法,认真查找、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措施,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松、措施不减,巩固深化行动成果。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安全带及头盔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第八十九条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另外,在高速公路上或城市快速道路上行驶时,驾驶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记2分,罚款200元;除高速公路或快速路以外,罚款50元,不计分。
根据规定,若乘坐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客运车辆不系安全带,驾驶人没有尽到提醒义务将同样被处罚。
其实,罚款不是目的,目的是规范大家,让大家每一个人都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尤其是戴头盔和系安全带,保护的都是我们自己。
五、摩托车的事故统计、安全头盔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配戴安全头盔
我国近年来的摩托车死亡事故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25%-28%。在我国摩托车使用比较普及的地区,摩托车交通事故数占到该地区交通事故总数的70%-80%,伤亡比例占到总数的50%以上,甚至更高。通过对摩托车交通事故伤亡人员的具体受伤部位分析,发现头部受伤致死的比例非常高,占到该类事故死亡总数75%以上,远远高于其他部位受伤致死率。摩托车驾乘人员头部受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摩托车驾驶乘人员头盔佩戴率低和佩戴的头盔质量差,以及佩戴方法的不正确,对头部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经统计,不配戴安全头盔的摩托车驾驶人发生事故致死率比戴头盔者高70%以上。摩托车的安全头盔的安全性,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区摩托车的现状:三多一少,摩托车数量比别的区多,破三轮车多,无证驾驶的多,带头盔的少
这有几个原因造成:林下经济搞的活,做木耳的多;棚改落后其他区,平房多,平房有地方放车,平房活多,摩托车可以拉点东西;近几年来我区经济条件落后,老百姓钱还不多,舍不得买车;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客观原因,我区对摩托车的管理力度小。
下一步我们要加大执法力度,进行集中治理,力争管出实效,管出力度,管出威慑力。尤其三区合一之后,新青交警过来了,新青大队可是一帮虎狼之师,新青交警一过,那可是寸草不生。(简谈公路上的感受及新青摩托车驾驶员普及率)
佩戴安全头盔几个错误的现象:
1不少摩托车驾驶人使用非标准安全头盔,有不少人还把安全帽带上了,
2或者带头盔不系佩带、松松垮垮,发生交通事故时,摩托车头盔早就先飞了
3甚至有些人将头盔挂在把上,见到有交警值勤才匆忙戴上,应付检查
这些都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介绍几个案例:
1、赵某青事故(未戴头盔受伤现仍生活不能自理)
2、张某林事故(乘摩托车人李某忠未戴头盔重伤)
3、老满意修理部孙某事故(戴头盔、头盔重伤人没事)
如何选择头盔及误区
1.头盔越轻越好?
相对而言,头盔是越轻越好。但是越轻的骑行头盔,它测试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测试标准的机会就会越小,相对价钱就会越高。量力而行
2. 头盔的孔越大或者越多越好?
透气性是头盔的关键,能在长途骑行时确保您头部的干爽。头盔上的通风孔越多或者越大,围绕在您头部的气流也就越大,您就越感到凉爽。但是,请牢记,头盔上的通风孔越多或者越大,您头部暴露的也越多,因此保护程度也就相应减小。因人而宜
3.小小插扣和拉带关系到生命,插扣和拉带不能承受一定的力,就会断裂。
一个合格的骑行头盔,小小插扣和拉带必须通过相应的测试,才算一人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国家安全认证测试标准的头盔。
4.头盔摔裂或者超期使用
如果裂了,就不要用了,戴了也只是心里安慰,没有太大实质性的用处,如果小磕小碰的无所谓,但是一旦摔车,力量大了,就不见得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了。别小看一个裂缝,它已经在物理结构上改变了头盔的受力和分力效果。无论是否跌倒或者碰撞过,应该每隔三年更换一次骑行头盔。因为,尽管头盔没有经过碰撞,但是阳光的暴晒和汗液侵蚀也会使头盔和一些配件老化,从而减弱安全系数,损坏头盔保护性能。
5.戴头盔不系带
解开头盔的颚带可能会感到更舒适,但是如果头部受到碰撞,它将会轻易地弹飞出去,自然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所以为了发挥头盔的保护作用,请在任何时候都系上头盔颚带。
6.佩戴过于宽大或者窄小的头盔
如果头盔大小不正确,它是不能保护你受到撞击的脑袋的,不要犯买了一个不合适大小的头盔的错误。要确定头盔正确的大小,可先围绕头部最大部分量一下,(通常是眉毛上面1厘米的地方),然后按照这个测量值购买头盔。由于头盔往往分小、中、大等码,你可能只能买到相对合适大小的,然后使用大小调节器旋转按钮来调节以达到最适合大小。戴上头盔后,把头盔从一侧转到另一侧、从前面转到后面,感觉佩戴得是否舒适,如果太松或者太紧,则需要继续调整或者更换。
7.使用劣质头盔。在中国头盔是不需要认证
头盔的制造是有严格技术标准的,劣质头盔往往达不到安全的防撞标准,会造成危险。
市场上流通的头盔不仅要有贴CE标示,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测试报告和认证证书,才算得上一个真正意义上合格的头盔。
8.骑行头盔使用过后随便放
骑行头盔每次使用完毕,放好请置放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高温、或阳光长时间照射。
正确的佩戴头盔
首先,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头围尺寸的头盔。第一步,束紧头盔内部束带,戴到头上直到头盔不晃动,并且帽檐与眉毛保持两指距离。第二步,调整头盔两侧Y形束带,使束带位于耳垂下方,并且让耳朵正好卡在中间。第三步,拉紧束带紧贴着下巴扣上锁扣,并且使下颚与束带之间保留一指的间距,这样就戴好头盔了。注意不要压到喉咙
讲一下处罚:
1、使两轮摩托车时,驾驶员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的,处100罚款,扣两分
2、驾驶三轮摩托车时,驾驶员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的,处200罚款
3、乘坐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的,处10元罚款
4、有汽车驾驶证没有摩托车驾驶证驾驶摩托车的,处500罚款并扣12分,实习驾驶证直接吊销(我区近期就有一例),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六、安全带的作用、不系安全带的危害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安全带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汽车发生碰撞或者意外紧急制动时,带来很大的惯性,容易使驾驶员与方向盘、乘客与车挡风玻璃、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造成人员严重的伤害,甚至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安全带能把车内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缓冲惯性作用,能吸收大量动能,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
不系安全带的危害:
调查数据显示: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车祸中,安全带的使用可使车内人员生还的几率提高60%,发生正面撞车时,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死亡率44%,翻车时可减少死亡率80%。
日本最新研究表明,车祸中后排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猛烈撞击前排座椅,会对司机或前排的乘客形成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在车祸中死亡的概率增加大约5倍。
我区交通事故案例:
1、7.04赵某某事故(副驾吕某某未系安全带死亡,后排系安全带轻伤,驾驶员系安全带腿骨折)
2、12.25大客与大货相撞事故(大客车驾驶员谭某某及乘人王某某、刘某死亡,其他6名乘人5人重伤,1人轻伤,轻伤者王某系安全带;大货车驾驶人焦某及乘车人徐某某系安全带,未受重伤)
3、五星石矿铁路道口关某某交通事故(乘车人耿某某后排未系安全带穿出前风档死亡)
现在汽车上普遍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是1959年,瑞典沃尔沃公司的尼尔斯·博林(Nils Bohlin)发明的。他将这项发明无偿共享给所有制造商,三点式安全带发明61年以来,已成功挽救超过一百万人的生命。
1969年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世界上首个强制行车系安全带的国家,之后,来自全球各地的105个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法规。但令人意外的是,仍有14个国家没有制定法规佩戴安全带。
系安全带的常见错误行为
1.系上了安全带,却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所系位置不当或过于宽松);
2.上高速公路时才系安全带,城区行驶时不系;
3.不是起步前系好,而是边开车边系;
4.为应付检查把安全带斜跨于胸前,等检查完再把安全带放下。
5.有的人为了应付监控抓拍,就在身上斜挎背个包。
6.现在的车上大多都有未系安全带自动报警,不少驾驶员整个铁片塞到卡扣上,防止报警。
这些小聪明只能害了自己
上车后,第一件事是先扎安全带还是先启动发动机?
C1科目三考试中,考生是先调节好座位、后视镜后,就应该系安全带了。当然你顺便检查一下仪表盘,灯归位(即关闭状态)没有,还有就是档位在空档位,手刹拉起没有,一切就位后,你就可以向考官说你准备好了。实际应用中,只要在车辆起步前系上安全带,就算正确。
安全带肩带和腰带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在事故时缓冲驾乘人员向前或者向后的惯性,尽量把其固定在座椅上。
使用安全带的第一步是调节好安全带肩部的位置。在驾驶员左侧安全带的端口那里有个调节器,可以上下移动使三点式安全带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员。
当安全带肩带位置太高时,会有可能割伤驾乘人员颈部,而当安全带肩带位置太低时,安全带肩带容易滑落导致无法限制驾乘人员身体前倾。所以在调节安全带高度时,我们应使安全带肩带跨过我们肩部的中央。
正确佩戴安全带时,肩带应该跨过胸腔,腰带应该紧贴髋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使事故时的冲击力作用在我们的骨骼上而不是我们柔软的内脏器官上。
扣上安全带后,卡扣会发出“啪”的一声,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拉扯一下安全带确保安全带锁扣已经扣好且没有损坏。
孕妇:
孕妇在使用安全带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腰带的位置。安全带腰带不能搭在肚子上方,而应跨在肚子下缘以下。肩带只要跨过胸部中央即可。
孩子:
小孩使用成人安全带,如果绑的太紧,车祸时会给孩子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的太松,发生碰撞时,孩子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建议,儿童座椅才是最好的选择,儿童座椅可以对座椅进行调节至安全带与成人相同的位置。
处罚:
5、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驾驶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处200罚款,扣2分
6、在高速路上行驶时,驾驶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处200元罚款,扣2分
7、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时,驾驶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处50元罚款
8、机动车行驶时,乘坐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处20元罚款
9、有摩托车驾驶证,但没有汽车驾驶证驾驶汽车的,处2000罚款,扣12分,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
结束语:
……
十、军训宣传稿?
军训的第一天,教官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立定,让我们在烈日炙烤的广场上站上半个小时,热气不断的从地里面往上透,脚又酸又烫。
汗不断的从脸上淌下来,个个口干舌燥,我们真的都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们看到了汗水淋淋的教官,不辞辛苦的训练着我们,端茶送水的老师们为我们加油鼓励,我们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