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树木?
将12棵树按照4行、每行4棵的方式进行种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安排树木的位置和布局。
1.第一行:种植4棵树
在第一行的种植区域,将4棵树均匀地分布在该行的空间内,确保它们之间有适当的距离。
2.第二行:种植4棵树
在第二行的种植区域,将4棵树放置在该行的空间内,与第一行的树木错开,形成一个规律的布局。
3.第三行:种植4棵树
在第三行的种植区域,将4棵树按照与前两行相同的方式分布,确保整体布局的一致性和美观性。
4.第四行:种植剩余的4棵树
在第四行的种植区域,将剩余的4棵树均匀地分布在该行的空间内,与前三行的树木错开,保持整体布局的平衡性。
拓展知识:
树木的合理布局在进行树木的种植时,除了按照给定的行列要求进行布局外,还需要考虑树木之间的间距、树种的高度和形态、光线和土壤条件等因素。合理的树木布局可以提升整体的美观性和生长环境。
树木的种植间距树木之间的合理间距有助于它们的生长和发展。不同树种和树木的成年大小需要不同的间距,以确保它们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来生长。树木之间的合理间距还可以方便对树木进行修剪和日常维护。
植物群落设计原则在进行树木的种植和布局时,可以参考植物群落设计原则,包括景观层次感、色彩搭配、高低错落、有机形态等。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您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视觉上的变化和层次感可以让植物布局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土壤和环境条件的考虑在进行树木种植时,要考虑土壤质地、排水状况和阳光照射等环境因素。不同的树种对这些条件有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环境的树种,可以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和生长健康度。
夏季绿化苗木移植高成活率的技巧
夏季是绿化苗木移植成活率相对比较低的季节,但是有些工程上对于工期的要求,在夏季也会种植一些绿化苗木,夏季种植对于养护的要求特别高,否则极易造成绿化苗木死亡,作为长景园林的技术人员,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夏季绿化苗木移植高成活率的技巧。
1 夏季栽植大树易出现的问题
1.不能及时建立新的生理平衡
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并将其送到其它的器官和组织中去,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其它生活细胞都需要从叶片中获得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有机物。树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树木移植后,根系受到损伤,根系与地上部分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原有平衡被打破。采取技术措施,促使迅速生发新根,维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较低水平的新的生理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
2. 管理不到位影响树木生存
夏季气候恶劣,炎热、干燥、大风等,加之城市环境复杂,污染和人为损害严重,这些不适于树木正常生长的逆境条件对新植大树非常不利。加强栽后管理,减少树木风干失水,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新植大树抗逆性,迅速与新的环境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对树木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2 栽前的准备措施
1.树木的选择
在树木选择上要严格把关,根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栽植树种及苗龄与规格,并加以编号。在当地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而完整,树干粗壮通直,有一定适合高度,不徒长,主侧枝分布均匀,枝叶繁茂,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等符合设计要求的树木。
树木的年龄对移植成活率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并对成活后在新栽植地的适应和抗逆能力有一定影响,应尽量选择符合设计要求树龄较小的树木。
2.栽植穴挖掘及土壤处理
栽植穴挖掘的好坏,对栽植质量和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栽植穴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的埋设情况;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低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定点时应标明中心位置,标记应标明树种名称、规格。遇有障碍,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适当调整。
栽植穴的大小应根据树木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种植穴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掘出好土和弃土分别放置,底部回填适量好土,土壤干燥时栽植前浸穴。
落叶乔木应依据设计要求按树木胸径的10~12倍,直径增加60cm~80cm,深度按土球直径4/5增加20cm~30cm,挖掘栽植槽。
3 如何进行栽植
栽植树木以阴雨天或傍晚为宜,避开高温期,当天树木当天栽完。植前按设计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并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要求时,修整种植穴。
栽植时应注意调整好主要观赏面,土球入穴前踏实穴底松土,土球放稳,树干直立。落叶乔木栽植深度与原栽植线持平;常绿树栽植时,应略高于地面5cm,随后拆除并取出不易腐烂包装物,如土球松散,腰绳以下部分可不拆除,以上部分则应解开取出,并对根部加施保水剂。填土应分层夯实,防止树身摇动。
对排水不良的栽植穴,可在穴底铺10cm-15cm砂砾或铺设渗水管,加设盲沟,以利排水,然后再栽植。
4 栽植后的养护措施
1.树木支撑固定
栽后大树要设支撑物固定,常用通直的木杆,竹竿作支撑物,长度视苗高而异,以能支撑树的1/3-1/2处即可,支撑物应牢固,基部埋入地下20-30cm。支撑的方式有单支式、双支式、三支式三种。支撑物与树相缚处,既要捆紧又要防止日后摇动擦伤干皮。捆缚时树干与支撑物间应用草绳等垫物隔开或用草绳卷干后再捆。
2. 灌水、排水
大树栽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5-20cm的灌水围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新植树木当日灌透第一遍水,三日内连灌三次透水,一周内灌第四次透水。灌水渗下后,应及时用围堰土封穴以后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土壤保水、植物需水、根系喜气等情况,适时适量进行浇水,促其生根和生长。灌水前应先检查土壤含水量,再筑堰时不得损伤根系,堰高度不低于10cm,树堰直径以树干胸径10倍左右,树冠垂直投影1/2为准。并保证不跑水,不漏水。
灌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毁围堰,造成跑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塌陷,致使树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在雨季排水对于新植大树很重要,积水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可采用开沟、埋管,打孔等排水设施及时排涝,防止大树因涝致孔。
3.其它措施
大树种后,搭遮荫棚,用草绳等包裹树干、大枝,早晚树冠喷雾或喷施抗蒸腾剂等,减少水分蒸发,保湿降温。对受伤枝条或原修剪不理想的进行复剪,并做好抹芽、叶面施肥、病虫害防治。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加强巡视,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确认大树成活后,方可进入正常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