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
07
2025
0

武汉植树节哪里可以种树

一、武汉植树节哪里可以种树

武汉植树节可以种树的地方大都安排在郊区县进行,但是植树节有些政府主管部门会在城市每个公园、每个居民小区、每条道路旁的空地以及城市郊区的荒山野岭,引导市民前往植树。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

二、杨树和桐树的区别?杨树和桐树是不是一种树

杨树和桐树不是一种树,具体区别如下:

一、科属不同

杨树:杨树是杨柳科杨属的落叶乔木。

桐树:桐树是大戟科油桐属的落叶乔木。

二、分布区域不同

杨树:杨树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

桐树:桐树主要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

三、树皮不同

杨树:杨树的树皮光滑或纵裂,颜色为灰白色。

桐树:桐树的树皮平滑,颜色为灰色。

四、用途不同

杨树:杨树主要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

桐树:桐树主要用于观赏树种、油桐种子榨出的油是很好的工业用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树

                        百度百科-桐树

三、关于咖啡的诉说

「咖啡品种」这样的信息对于一般咖啡用户是不太容易被注意,往往是从事烘焙的业者或是玩家才会稍微关切,但是不会过度深入、执着,因为前者所关心的是价钱与销售通路;后者则把重心投注在烘焙技巧的改进。会正视看待「咖啡品种」问题多半是农业学者、植物学者、咖啡农以及喜好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的咖啡魔人们。

咖啡属于茜草科咖啡属的常绿灌木,咖啡属分支下的植物约有四十多种,其中具有商业价值的咖啡只有三种---阿拉卡种(CoffeaArabica)、罗布斯塔种(CoffeaRobusta) [注]以及赖比瑞亚种(Coffea Liberica),这三个品种称为「咖啡三大原生种」。阿拉比卡种占世界生产总比例约70~80%,精品咖啡是需求大宗;罗布斯塔种占20~30%,主要被用于速溶、罐装咖啡,咖啡因的含量是阿拉比种的二倍;赖比瑞亚种由于不耐叶锈病且风味差,只在西非苏利南、利比亚、科特迪瓦等国内交易买卖,并不盛行于世界各地。

咖啡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挑战,例如潮湿、霜害、病虫害…等,其中又以「叶锈病」伤害最大。自然万物在物竞天择下会进行演化,咖啡树也是如此,因此,本篇文章所提到的「帝比卡种」、「波旁种」等属于生物分类学「界、门、纲、目、科、属、种」中的「种」之下,向下依序分类可分为「次种」、「变种」及「品种」,其中有属于自然演化出现的突变品种,也有人为刻意培育为特殊需求的品种。一般市面上常看到的阿拉比卡种只是很概略的说法,实际的品种没有细分,只能知道它们的上游祖先是阿拉比卡种。

以下要介绍都是由阿拉比卡种演变来的的品种;即俗称的「阿拉比卡种」

(「种」下的分类品种皆以英文表示)

[Typica]-帝比卡种也有称铁比卡(云南有种植有心人帮林翱翔考证一下)

最接近原生种的品种。豆型稍长,像被拉长的鸡蛋,在中美洲有”Arabigo”或”criollo”的称呼。有干净的柠檬酸味,余韵甜,对叶锈病扺抗力低,使得照顾不易,树株结实量低,再加上收成期长(每2年收成一次),产量少。

[Bourbon]-波旁种

由Typica突变而来的次种,与Typica同是目前最接近原生种的品种。在马达加斯加岛旁的Reunion(原来地名为Bourbon)发现。有些咖啡专家认为Bourbon只不过是Typica的自然变种,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不然,Bourbon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与Typica同样有优质的口感,似红酒的酸味,余韵甜,可从咖啡树的叶子与豆貌来分辨Typica与Bourbon,Bourbon的叶子比较宽大,结实的咖啡樱桃比较小,生成比较密集,因此豆貌相对于Typica比较小、比较浑圆。在肯亚及坦桑尼亚利用Bourbon子代进行人工混种,出现「SL28」及「SL34」人工新品种,因为风味表现佳而著称。Bourbon结实量虽然有比Typica高,但收成期同样是2年,也算是产量少的品种。

[Caturra]-卡杜拉种

Bourbon的突变种。最早是在巴西被发现,1937年在巴西Minas Gerais开始种植商业利用。口感上带有柠檬或是柑橘的酸味,在甜度方面不及Typica与Bourbon,因为Caturra的甜度是决定于栽种者施肥的次数与剂量,拥有高产能,但若要维持产能必须持续施肥与剪枝,因此树株矮且分枝多。虽然产能提高,但因为收成期需要2年与照料成本较高,使得产量还是有所受限。

[Mundo Novo]-蒙多诺渥种

Typica与Bourbon混种。树株高三公尺以上,使得采收不易。口感上缺乏甜味而且后段有苦味出现。优点是能耐虫病害,有高产能,可是高产量品种。

[Catuai]-卡图艾种

Caturra与Mundo novo交配种,Caturra的树株矮而Mundo novo的树株高,混种之后改良高度较方便采收。口感soso,甜度表现与Cattura类似,施肥技术有很大的关联。种植密度较高,适当地施肥就能拥有高产能,树株耐操,能扺抗风雨摧残,收成期短只要1年,但缺点是寿命短,只有10年。

[Maragogype]-马拉嘎吉坡种

Typica变种。在巴西Bahia名为Maragogype的地方发现,豆子颗粒极大,因此有大象豆之称。口感很温和带有微微酸甜,并不容易烘焙,建议浅烘焙,因为深烘焙将无法把特色表现出来。产量很少。

[Pacamara]-帕克马拉种

Maragogype与Pacas混种,算是Maragogype的表兄弟。

[Pacas]-帕克斯种

Caturra与Bourbon混种。

[Catimor]-卡帝莫种

Timor[注2]与Caturra混种。1959年在葡萄牙被发现。口感显明容易分辨,苦酸带点涩味,余韵常有咸味。种植密度高,而且对叶锈病的扺抗力强,成为高产量的品种。过去拉丁美洲曾在农业专家们的建议之下大量种植Catimor种,经过十年专家们证实了他们的建议是错的,因为咖啡农无法以适合的价钱出售他们所种植的咖啡豆。

[Geisha]-艺妓种

Geisha是巴拿马特有的咖啡种,近年在精品咖啡大放异彩,问市短短的几年间就有”精品皇后”之称,算得上是巴拿马咖啡的宝贝,目前产量少价格高,咖啡农们号称是近年才发现,但事实并不是如此,Geisha不但早在1960年就已经出现在巴拿马,而且巴拿马国内许多培育单位也有许多Geisha的种子,Willem Boot预测5年之后巴拿马Geisha品种的咖啡会大量增加,也建议烘焙者们不必急于一时。1931年,在衣索比亚西南部就被发现,在当地有许多不一样的称呼,例如Gesha。1931、1932年,以分别以Abyssinian及Geisha的名称进口至肯亚。1936年,肯亚将收成的Geisha种子拿到乌干达及坦桑尼亚种植。1953年七月,坦桑尼亚将子代树株送到哥斯达黎加,母株留在自己国家。1960年,透过CATIE[注3]巴拿马正式培育Geisha。Geisha香气佳,余韵甜且干净、有特色,果实味,带有明亮的果实酸味,例如罗望子、芒果、木瓜,口感非常柔顺,特征可与衣索比亚水洗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