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沙能种乔木吗?
在通常情况下,治沙是可以种乔木的。但多数地方治沙的话是种草。种草的成活率在沙漠地带比较高。也可以种一些树木。会挡住沙尘暴。
二、什么石头能治沙?
几种常用的制砂石:
1、花岗岩。花岗岩中石英含量高、硫化物含量低的,是制砂的品质良好原材料,但和砂岩一样,需要解决粉尘的问题。
2、石英石。石英石也是制砂的品质良好原料,石英石的硬度很强,可达到甚至优于天然砂的粒度和强度,因此常用于公共建筑和家庭装修,也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环保绿色材料。
3、河卵石。河卵石是一种广泛使用、质地良好的的制砂石料,在强度、颗粒粒型、色度等方面是天然砂的良好替代品。
4、石灰石。石灰石在自然界分布较广,且容易获取,在砂石生产线中,可同时用作砂和石子的原料,同时石粉还可以再利用。5、玄武岩。玄武岩制成的砂掺入混凝土中可以减轻混凝土的重量,但其强度仍然很强,且具有隔音隔热的特点。是高层建筑轻质混凝土的良好建筑骨料。
6、砂岩。砂岩的石英含量高,广泛应用于砂石生产线,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石粉,需要解决石粉扩散的问题。
三、什么是科技治沙?
沙漠治理指通过以水治沙等技术手段扼制沙漠蔓延的态势。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干旱缺水、 植被稀少、 风力助推作用。
因此, 如果能从缓解水资源短缺、 增加荒漠区地表植被、 降低风力助推作用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沙漠治理就能迎刃而解。
四、植树治沙是什么?
“种树治沙”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来治理沙漠化和荒漠化的环境问题。
植树的作用:
防止水土流失:植树可以防止土地上的水和泥土被风吹走,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会削弱土地的肥力和生产能力。
保持土壤湿度:树木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将土壤中的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并通过树冠遮盖地表,防止水分被太阳蒸发。这样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缓沙漠化的速度。
增加植被覆盖率:沙漠化通常发生在植被覆盖率很低的区域。植树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土地暴露在风吹日晒之下的时间,防止沙漠化的发生。
改善土壤质量:植树可以通过根系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改善土壤质量,减缓沙漠化的速度。
增加氧气含量:植树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土地受到污染和毁坏的风险。
总的来说,通过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恢复土地植被覆盖度,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从而达到治理沙漠化和荒漠化的目的。
五、什么植物防沙治沙?
防砂治沙的植物有沙蒿、沙米、五星蒿、沙拐枣、绵蓬、骆驼刺和猪毛菜。树种以梭梭、柽柳、柠条、花棒、二白杨、沙枣等。
种植沙米的沙漠起初是草原,经过环境变化成为沙漠地下水体量十分丰富,有机水含量也很高。沙米种植过程中利用了覆膜技术,与传统高耗水作物相比,沙米可以节约用水50%,在产生经济利益的同时,缓解荒漠化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骆驼刺(学名:Alhagi sparsifolia Shap.)豆科骆驼刺属植物。属豆科、落叶草本,主要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馀天,结荚果,总状花序,根系一般长达20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故叫骆驼剌,是草本植物,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
沙拐枣为蓼科灌木是分布于我国北方荒漠、半荒漠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 沙拐枣属的植物均为固沙造林先锋树种。高50~150厘米分枝短,开展,老枝灰白色。
1、在沙中掺草,增大沙子本体的阻力,同时立即播种沙蒿等可在沙层中植根的防风固沙植物。2、待沙蒿生长数年之后,插播耐旱树种(蒸腾作用不可过强),形成初级防风固沙林带。 3、待初级防风固沙林带成型后,以土、落叶等改造沙层,铺草植树,此时所植树种可用蒸腾量 较大者,形成既可防风固沙,又能改善局部小气候的地域植被。
六、治沙苗木是什么?
1.
沙柳:沙柳是一种生活在干旱地区的耐旱灌木,在黄河流域、内蒙古等地广泛地种植。它具有深根、抗旱、抗风、抗沙、抗盐碱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防风固沙和沙区营造绿化景观。
2.
沙榆:沙榆是一种抗旱、抗风、耐寒的小乔木,生长快,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有效固定沙丘。它广泛分布于新疆、陕西、内蒙古等地区,是防沙治沙的重要树种之一。
3.
落叶松:落叶松是一种常绿针叶树,树形高大挺拔,落叶清秀。它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广,有较好的气根和良好的抗风沙能力,被广泛用于干旱、半干旱和荒漠化地区的林业和绿化工作。
4.
柽柳:柽柳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态适应性和风沙固定能力的亚洲柳科植物。
七、治沙种植什么植物?
防砂治沙的植物有沙蒿、沙米、五星蒿、沙拐枣、绵蓬、骆驼刺和猪毛菜。 树种以梭梭、柽柳、柠条、花棒、二白杨、沙枣等。
种植沙米的沙漠起初是草原,经过环境变化成为沙漠地下水体量十分丰富,有机水含量也很高。沙米种植过程中利用了覆膜技术,与传统高耗水作物相比,沙米可以节约用水50%,在产生经济利益的同时,缓解荒漠化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八、什么是光伏治沙?
光伏治沙是把发展光伏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电站的外围用草方格沙障和固沙林组成防护林体系,光伏板下安装节水滴灌设施,种植绿色经济作物,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中国西北地区有着中国最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这里气候干燥,降雨量极少,日光直接照射的时间很长,而这些地区恰恰也是中国受风沙侵袭最严重的地区。随着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不少光伏电站建造及运营者开始探索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希望能走出一条工业治沙的新模式。
九、黄河为什么要治沙?
要想很好的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因为治沙的根本就是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中游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植树种草以达到固沙的目的。只有有了固定的草皮和植被就可以减少流进黄河的泥沙,就可以消除下游“地上河”继续升高的源头。
十、为什么中国要治沙?
中国治沙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绿化治理沙漠,让沙漠造福人民。 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0%,分布于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28个县(旗、市、区)。
荒漠化会造成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自然灾害加剧等危害。我国每年受荒漠化影响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北五省(区)年财政收入的3倍,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吨。目前全国有1300多公里铁路、3万公里公路、数以千计的水库和5万多公里长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