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曲特产?
1.杏瓣儿
这第一款河曲特产是杏瓣儿,它是这里的独具风味儿的传统小吃,主要是用杏仁儿来制作而成的,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小吃的存在,只不过制作的工艺,选料的不同,其味道都会有所影响。而这河曲的杏瓣儿,制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曾经还被列为是贡品呢,味道鲜美,酥脆,而且还有清肺,化痰等功效呢,很适合当做是嘴边零食,打发时间的一款特产小吃,美味又健康。
2.河曲果丹皮
果丹皮非常出名,酸酸甜甜,非常好吃。那这里我要介绍的是这河曲的果丹皮。这里阳光充足,环境适宜,种植的山楂也非常好,味道鲜美,酸甜可口。采用这种山楂制作而成的果丹皮小吃更加的美味,更加受欢迎。在当地也叫果瓣子,是这河曲县的传统风味儿小吃,主要以甜为主,微酸,口软软糯,非常好吃。具有健脾养胃,助消化等效果,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二、河曲县为什么叫河曲?
1、河流曲处说:因县处“河(即黄河)千里一曲”得名(《大明一统志》)。清同治《河曲县志》:“县当河流曲处,故名。”
2、河加曲说:在河曲附近的偏关县,在山西的永和县、芮城县等等地方,黄河真正的大拐弯都不亚于河曲县,为什么那些地方都不叫“曲”呢?河曲县名的来历,不止是因为九曲黄河流经这里,而且还因为这里到处都有伴随着黄河文化的“二人台”曲调。
三、河曲藏獒身高?
河曲藏獒
成年雄獒体高70厘米,体长80厘米,胸围85厘米;成年雌獒体高66厘米、体长76厘米、胸围81厘米。
珍贵犬种河曲藏獒:河曲藏獒是藏族群众在高寒生态环境中,长期选育和保存下来的珍贵牧养大型犬种,它对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力强。具有五千年的生存发展史,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原始珍贵犬种。河曲藏獒主要分布于甘、青、川的安多地区,其中心产区为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首区地带。1993年8月19日被甘肃省质量管理局制定为《甘肃省地方标准》。
四、河曲到西安?
从河曲直接去西安的火车好像没有,转车从太原坐挺多的;汽车有没有就不清楚了,你可以给河曲汽车站打个电话咨询一下,电话可以在网上查,要是查不到的话就打0350114查询。
知道我谁吗?呵呵五、河曲在哪里?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西北部,地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 面积1320平方公里,辖4镇17乡,人口12.8万,县政府驻在镇。 河曲县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最高达1500多米。西部黄河沿岸仅800米左右,境内丘陵起伏,一般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流水切割,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河曲县气候干寒,年均气温8.8℃,一月零下9℃,七月23℃。年降雨量46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下旬,无霜期150天左右。
六、河曲马场海拔?
3400米
河曲马场景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距离玛曲县城仅12公里,是离城市最近的湿地草原。景区面积4.5平方公里,是甘南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古称“玛麦玉龙松多”藏语意为“黄河和黑河交汇后的开阔河谷地带”。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少年时代的主要活动地以及统一岭国的出发地。因1958年国营河曲马场的成立而得名。
七、大同到河曲?
大同--河曲的长途车早7:20 车型宇通,2小时一趟车,票价是80钱,途经 阳方口、三岔口、旧县 用时5小时 。
八、河曲人特点?
河曲人是山西省临汾市的一个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特点。他们勤劳、朴实、善良、坚韧,注重家庭和睦,重视传统文化和礼仪。河曲人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善于歌唱、说故事、演戏和跳舞,他们的传统艺术表现出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同时,河曲人也是勇敢、坚毅的战士,在历史上曾经为保卫祖国和民族利益做出了重大贡献。总之,河曲人是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气质的群体。
九、植树造林的谚语
植树造林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友善方式,也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重要手段。不仅能美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还有助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减缓气候变化等诸多好处。对于人类来说,树木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在中国,植树造林也有许多流传已久的谚语,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1. 一年树木,十年树人
这句谚语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让树木生长,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意识。通过种树的过程,人们能够学习到关于自然的知识,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种下一棵树,不仅仅是为了风景,更是为了人类的未来。
2. 千树万树植树人,万树亿树种绿魂
这句谚语强调了个体力量的重要性,无论是植树者还是每一个赞同植树造林的人都是对环境做出贡献的植树人。一个人的贡献虽微小,但众人齐心,千树万树将会成为现实。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够实现万树亿树的目标,让绿色之魂遍布整个大地。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植树造林是一个耐心和积累的过程,毫不畏惧小的、微小的贡献。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一次积累,每一棵树都是百年绿。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不从每一个个体的努力累积起来,那么就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小小的贡献也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4. 一草一木皆有灵
这句谚语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树木共同成长。每一草、每一木都有其生命力和价值,我们应该从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细微之处开始,让树木、花草在我们的环境中释放出美丽和活力。
5. 种树不求荫
这句谚语告诫我们种树不应该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着眼于长远和整体的利益。植树造林不仅仅是给自己和下一代营造美好的环境,更是为了整个社会、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不求个人荫蔽,而是追求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幸福。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句谚语强调了植树造林的收益是经久不衰的。虽然一棵树从种植到长大需要时间,但每一棵树都将会成为绿色风景的一部分,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众多的好处。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在秋季却能够收获万颗子,这是植树者的智慧和辛勤工作的回报。
7. 一叶落知秋,一树开时春
这句谚语传递了树木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规律。当一片叶子开始凋落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当一棵树开始发芽开枝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脚步。树木既是自然界的晴雨表,也是我们对季节变化的感知。通过仔细观察树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8. 感受大自然的呼吸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气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然而,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看到树木的枝叶摇曳,我们才能够真正与自然亲近,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9. 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
这句谚语强调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树木提供水源,但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节约用水资源。从每一个小事做起,改变浪费用水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谚语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绿水青山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这些自然景观对我们来说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美丽的环境也会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繁荣。
总结
植树造林的谚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它们告诉我们种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整个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一次积累和贡献,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都是对环境做出的贡献。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节约用水开始,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十、河曲藏獒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