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读后感怎么写?
中国读后感可以在看到文章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写下来,然后再说一下你的想法。
二、中国植树造林英雄?
我国植树造林的先进人物有很多,其中被人们所熟识的有马永顺、杨善洲、李淑彬等人。
1.马永顺老人为青山付出了许多年青春,还与环境作斗争。他坚持义务植树40年,栽了五万多棵树。最后就成为一名植树英雄。
2.杨善洲,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获得“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3.李淑彬,1937年生,大方县六龙镇新丰村人。曾任县科委科技辅导员,新丰村妇女主任。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开始,她上坡开荒造林,为了管护好树木,她和老伴吃住在山上,常年以植树为业。全村在她的精神感召下,也纷纷参加植树造林。31年间,李淑彬共绿化荒山290公顷,30多万株杉木已长成参天大树。2007年,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2010年,荣获“贵州绿化奖”。2016年3月,李淑彬获评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
三、识别中国读后感怎么写?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没有热爱他。
四、中国的植树造林英雄?
最美奋斗者 【“伐木能手”马永顺:造林17年,植树5万棵】他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被誉为“伐木能手”“林海红旗”。他坚持17年造林不止,植树5万多棵。他曾靠弯把子锯一个冬天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人完成6人的工作量,创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创造的“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在林业战线得到推广。向最美奋斗者致敬!
五、《我爱你中国——中国榜样》读后感怎么写?
在看过《中国榜样》后我感慨万千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把有高风峻节,能起表率作用的人,赞誉为“榜样”。他们的言行、他们的成绩,都是令人瞩目,且值得传扬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或是科研技术人才,只有心系祖国、情系人民,才会有奉献的决心,才会有无私的胸怀,才会有舍己为公、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走近“榜样”,用榜样的精神、意志来激励自己,并为之而奋斗,才会走出成功、走出辉煌、走出价值!每个人来人世间的一遭很短,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几乎如尘埃般可以忽略不计;但一百年的光阴也很长,一昼夜就有无数的花开花落。如此漫长的人生路,引领我们不断前行的,除了方向的指引和榜样的标杆,更需要我们自己坚定的人生追求。“1949年10月1日,在东方的土地上,站立起了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那就是中国”。每当我读起这段话,我心里便充满了澎湃的激情。因为,在这片黄土高坡上,我们的祖国站了起来;我们的人民站了起来;中华民族的精神站了起来!1949年10月1日下午3 点整,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声中,毛主席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多么得震憾人心。此时此刻,我心中又愤又喜。我“愤”---新中国成立前,遭受了多少侮辱和侵略,人民遭受了多少灾难和痛苦,我怎能不愤怒!我”喜”---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卓越的斗争,终于使新中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庆祝的。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有一首诗写得好;《开国元勋打江山,金戈铁马踏平川;砸碎万恶旧社会,共和千秋永相传。》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建国元勋的点点滴滴吧!毛主席从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因为他坚信;《要想国家富裕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节约)》;像毛主席这样的,还有”体检挤车的周恩来”;为老婆婆挑担送水的朱军长……”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对照之下我真是自愧不如。像毛主席这样伟大的人都是处处生活节俭,而我呢!生活条件如此优越,却不懂得珍爱,经常无意中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有时还扔掉了好多尚能食用的粮食,我真觉得羞愧。相比《抗美援朝》中上甘岭战役中的解放军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安定----抛头颅/洒热血,不计较个人的安危/个人的得失,把保卫祖国当作神圣的使命,讴歌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敬佩他们的《就义精神》,也要学习他们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英雄气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以前安微凤阳县小岗村是最穷的村庄----村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而如今,富裕的农民家家盖起了小洋房,我觉得现在的我真是太幸运,太幸福啦!不愁吃,不愁穿;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安定,发展日新月异。不是嘛!2008年,是中国人最值得骄傲和自豪地一年,世人瞩目的奥运会如期在中国北京举行,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的实力。.每当想起这些,我便会无比自豪,心中更是充满了喜悦。“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每到十月一日,我们都爱唱这首歌,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对(母亲)的爱!今年的十月一日,是祖国60岁的生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我也要为你(祖国)唱这首歌,唱出我对你的爱。
六、中国医生读后感怎么写?
观看完《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深刻的感受到: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医生和护士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品质,同时也看见了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总是相互团结,一方危难,八方支援,最后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以后我也要认真学习,把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用在学习上。
七、乡土中国读后感开头怎么写?
《乡土中国》给我的一些感受和启发。
规矩在乡土社会中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定式。
最近沸沸扬扬的metoo事件、强东事件、霸座事件等等,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权利和权力的边界在哪里的问题。而权力和权利的边界在中国有个比较属地化的词儿,规矩。《荀子·礼论》:“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礼记·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孔颖达疏:“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可见对于规矩,从古人开始就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了,简单说来就是用来衡量边界的规则。
费孝通在乡土社会中直接指出:“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一点与以契约作为关系维系基础的西方社会区别非常大。
我记得小时候回农村老家过年,最头疼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早晨,因为晚上守岁过了十二点才能睡觉,早晨天还没亮就要早早起来并吃完早饭,因为天亮之前就有人径直登堂入室来拜年了,如果还没起床会被人大声嘲笑。但头晕眼花的我又最记得这个时候,因为爷爷家辈分很大,会有四五十岁来拜年的陌生成年人喊不到十岁的我为“姑姑”,在炕沿就势屈个膝且作揖来问我新年好。在更趋近于契约社会的城市里,这种半夜直接闯进别人家,以及喊个小孩子为姑姑真是很难见到的光景。但当地全村都是这么做地,反倒是我的惊讶显得格格不入。天亮前一定要径直登堂入室别人家并拜完年,并且一定按照辈分不按照年龄来行拜礼这种行为,并没有人质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当地人看来这就是天经地义的,年年如是,这样才是不失礼。
所以费老得出结论: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
八、中国记忆的读后感怎么写?
可以写你看到的中国记忆描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打算怎么做?
九、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六百字怎么写?这是我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
应该对你有帮助
十、读后感怎么写?
每个读后感不管是别人要求的,还是自己想写的,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因为读后感是最好写,也是最接近本心的机会!有些人平常很多时候不敢面对自己。但是读后感是个好的方法论。
简单,是因为你想到什么写什么,可以引用经典或者所读之物的一些句子,围绕其展开口舌。
还有一些食物的观后感,都可以写。
写这么多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比如经书读的时候是感慨昨天已过去不要回头还是时光无情苍生岁月如歌,都可以写在感想里。珍藏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