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是如何分的
能源资源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按来源分类: 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以及由此转换而来的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 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 按基本形态分类: 一次能源: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3. 按能源性质分类: 燃料型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等。 非燃料型能源: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4. 按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分类: 污染型能源:如煤炭、石油等。 清洁型能源:如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5. 按使用类型分类: 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新型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6. 按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层次分类: 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
7. 按是否作为商品销售分类: 商品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等。 非商品能源:主要指薪柴和农作物残余。
8. 按可再生性分类: 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 非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地热能虽基本为非再生能源,但从地球内部巨大的蕴藏量来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质。
这些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利用能源资源,同时也为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的特点:
资源丰富: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长期不变。
交通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提供便捷的运输条件。
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挑战: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耗量低、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安全问题。
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的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变革:
目的: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和生态环境问题。
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条产业链。
结果: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环境保护与治理:
措施: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对重化工业进行调整、治理“三废”。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河流综合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如田纳西河流域的多山地形。
气候:温暖湿润。
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
水系:支流众多。
河流综合开发的核心:
梯级开发: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项目。
河流综合开发的意义:
经济效益:如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促进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社会效益: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迅速发展。
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历史教训与成功经验:
教训:早期开发导致的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经验:通过综合开发,根治洪灾,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