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共同响应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各国纷纷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关键措施。截至2021年11月,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零碳或碳中和目标,超100个国家出台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146个国家设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目标。比如,欧盟计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0%,东盟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35%,美国拜登提出5550亿美元投资法案,印度莫迪承诺2030年50%能源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满足,2070年实现零净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持续再生、环保且广泛分布的资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太阳能通过捕获阳光并转化为电能,光伏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实现转换。太阳能供应无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改善环境和健康,长期节省能源成本。美国政府通过退税或税收抵免鼓励太阳能投资。然而,太阳能前期成本大,空间和阳光条件有限,限制了个人层面的采用。
风能利用风力通过涡轮机转换成电能,形式多样,适合大型组织和公用事业规模。风能是清洁能源,不产生污染,投资可创造就业机会。风电场建在偏远地区,运输成本较高,影响美观和产生噪音,对当地野生动物构成威胁。
水力发电通过大坝或渠道利用水流产生电能,用途广泛,对环境友好。然而,大部分水力电能的产生量超过消耗量,需要化石燃料抽水。大坝建设会扰乱水道生态系统,影响鱼类迁徙。
地热能源自地球内部的热量,通过抽取地热水产生蒸汽来发电。地热能供应潜力巨大,对环境影响小,但建设成本高,地震风险是主要挑战。
海洋能源包括热能和机械能,通过温水表面和潮汐变化产生。波浪能可预测,能源丰富,适合城市和沿海地区利用。但海洋能会扰乱生态系统,需要大型机械,天气影响能量输出。
氢气作为清洁燃料,通过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可用作燃料电池,推动电动机运行。但生产氢气需要大量能量,效率较低。
生物质能源源自有机物质,如木材和生物燃料。通过燃烧或沼气利用生物质产生能量。在能源生产中,生物质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但植物再生消耗相同数量的二氧化碳,实现平衡。生物质应用广泛,包括木材、乙醇等。
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环保能源解决方案改善环境。房主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生活品质。全球绿色低碳能源趋势不可逆转,企业面临应对减排挑战。高能耗行业成为节能降碳焦点。
数字化技术在企业减排中发挥关键作用。SMART Z数字双碳平台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组织和产品碳盘查、供应链碳足迹管理、生产流程智能管控等,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提高管理效率和碳资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