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在生儿育女的观念中,发展中国家是把儿女作为劳动力或是防老措施看待的,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对儿女的培养投入较少,比如教育、医疗、衣食等,所以综合来看是成本小用途大,所以生的也就越多越好。
欧洲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较相反,他们的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不愁养老;又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经济模式,不那么需要众多的劳动力,另一面培养一名儿女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包括父母个人的和国家的),所以总体上讲是成本很高产效相对较低,所以西方把生养儿女作为一种乐趣来看,而不是掺杂太多的实用因素。
同时死亡率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降低,西欧国家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并不是太低,所以综合起来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西欧国家往往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二、欧洲人口为什么会负增长?
辉煌了数百年的欧洲,伴随着中东难民的涌入,欧洲的人口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人口结构失衡,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使得欧洲在动荡的现代局势中似乎有一些进退失据。最关键的就是人口负增长,这对于任何一个生物群体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巴黎大清真寺
但是不管怎么辩论,有一个现实人们总是无法解决:欧洲各国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根本无法遏止。
欧洲的未来,不仅因为欧洲大国内部千百年来的博弈而混乱,更在面临巨大的外部撕扯。
不生孩子的欧洲
欧洲几乎所有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都没有孩子:坚韧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铁娘子二号特蕾莎·梅、法国的小鲜肉总统马克隆、意大利总理保罗·真蒂洛尼以至于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无一例外。
帅帅的鲜肉似乎也没有要孩子的意思
如果说这些领导人在欧洲议会中各自代言着不同利益的话,他们没有孩子的共同点却实在太过明显了。
即使我们把视线从这些大国移开,放到中小型欧洲国家来看,情况也没有好多少。瑞典总理斯蒂凡·洛夫文、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奥地利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卢森堡首相格扎维埃·贝泰尔都没有孩子。其中这位卢森堡首相还特地带着自己的比利时男朋友,在2015年举办了一场同性恋婚礼。
这也并不是欧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坦承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了。冰岛前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和比利时前首相埃利奥·卢波都是这方面的老前辈。当然,在他们的同性恋婚姻期间,生育是不现实的。
格扎维埃·贝泰尔:
是的,我是欧洲第三个同性恋政府领导人
人们没有资格去指责这些国家领导人的私生活选择。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却不要孩子,都只是个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我们关心的是,整个欧洲,从政治家、商业大佬、学术大鳄,到演艺明星、艺术巨匠,都在越来越抗拒异性婚姻和生育孩子。
领导人带头不生的国家...
上层精英的这种无子化倾向,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不断向社会底层渗透。许多中产和低产家庭也在减少家里的孩子数量。
孩子在欧洲,正如他们在中国大城市中的命运一样,正在成为各个阶层年轻人享受生活的包袱。很多情况下,即使是为了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巅峰能延长几年,人们也都拒绝生养小孩。
只不过,因为本来人口基数就小、且传统观念中的生育鼓励不似中华文化般坚定,欧洲的人口问题更加突出。
欧洲人口增长和下降
土耳其同学正在用生孩子的方式
努力成为欧洲国家?
当然,欧洲的政客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有人口危机已经不是一两天了。随着儿童出生率的下降和青年劳动力的萎缩,他们必须不断引入外来劳动力。这最终点燃了少量保守人士和主流价值观的剧烈冲突,民族主义在欧洲又复活了。
在一些保守的老派人士看来,欧洲现代价值观对个人的过于解放,正是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正如很多大陆彼端的中国人所评论的一样。
为了支持LGBT权利所举行的游行庆典
而这样的游行活动
在观念保守的人眼中是难以忍受的
“当男人们不羞于在公开场合穿着女性的衣物,甚至裸露自己身体部位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德国一位观看同性恋游行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这样政治很不正确的话。
这位老人关于“国家未来”的评价或许有失偏颇,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在欧洲现代的观念背景下,谈论生养孩子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不生=卖国贼?
针对主体民族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执政政府和大多数民众往往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方案。毕竟,这一现状是由欧洲现在的主流价值观所支撑的。没有人愿意,更没有人敢反对这种主流正确。但还是有一些趋向保守的右翼政党借助部分民众的恐惧,而把人口问题作为自己的号票噱头之一。
臭名昭著的德国另类选择党AfD的两名核心成员亚历山大·高兰德(Alexander Gauland)和爱丽丝·魏德尔(Alice Weidel)就主张把“正确的”性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当中。当然,他们也还是不敢碰同性恋是否合理这根高压线,但是要求性教育提及人类的生育繁衍则是必需的。
两名另类选择党政客合影
法国的右翼总统候选人勒庞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竞选政策——这位女强人有三个孩子,由她来现身说法很有说服力。
三个孩子尚小时的勒庞一家
把对人口问题的激进解决方法和闭关退守的民族主义政策绑定在一起,是近年来欧洲政坛兴起的右翼势力的普遍特色。与之对立的,则是把继续提倡个人解放和对难民开放的政策绑定。
对这些政党和他们的选民来说,那些认为孩子是干扰职业晋升和业余娱乐的人,是对国家不负责的人。顺带着,这些人开放、包容的社会政策也就成了对国家命运不负责的被攻击对象。
德国另类选择党能够在东德获得议席、法国国民阵线能在大选中看到胜选希望、保守的人民党能在奥地利获得支持,这个绑定式逻辑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话说回来
这些党派的领导人也未必有孩子
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些政治派别的主张,就会发现他们偷换了一些概念,引导那些头脑迷糊的民众进入了自己的逻辑迷宫。
从反民族主义角度来讲,欧洲一体化才能获得更大的国际发言权,这是欧洲政坛的主流观点,也确实站得住脚。从对外开放角度来看,在年轻人口不足的情况下引入外来劳工,在世界历史上也不乏成功案例。
但为什么这些政策一旦和生育困难绑定在一起,在某些民众眼里,就变成卖国贼的行径了呢?
他们也许是在自己的身边,找到了一些令人不快的证据。
马尔默一瞥
瑞典城市马尔默曾经是整个北欧最早工业化的城市。虽然在工业化浪潮过去之后,这个瑞典老工业区有些后劲不足,却仍然保持着全瑞典第三大城市的地位。
1970年瑞典大规模开放移民政策以来,马尔默城内的人口有25%都已经是穆斯林了。尽管当地穆斯林组织强调自己已经融入了瑞典社会,但仍然有人批评瑞典失去了这座老工业基地。
马尔默鸟瞰
纳西尔清真寺,瑞典的第一座清真寺
无独有偶,从几年前开始,默罕默德突然成为了英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名字。
英格兰的穆斯林人口(2011年)
颜色越深比例越高
最深的深绿色为20%以上
没错,在欧洲各国的主体民族生育率连年下滑的大背景下,有另一支神秘力量正在悄悄滋长。
罗马帝国的昨日重现
早期欧洲穆斯林移民和后代,和新近进入欧洲的穆斯林,正在在人口比例上逐渐反推各国的主体民族,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其程度却少有人能估算。
根据一些非官方统计,欧洲各座名城的穆斯林比例都很高。一向和北非过从甚密的马赛名列榜首,有25%左右;法国巴黎、比利时安特卫普、英国曼彻斯特的穆斯林比例都超过了15%;伦敦、法兰克福、哥本哈根、维也纳、阿姆斯特丹则均超过了10%。折算到中国的大城市北上广,这就是百万人口的量级。
据说俄罗斯才是最严重的
和中国人喜欢投靠唐人街一样,穆斯林在欧洲也有自己的聚居地。而这些聚居地一到晚上,就变成了被年轻帮派占据的黑色地带。新到来的穆斯林难民越来越多,这种区域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扩大。
举例来说,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火车北站一楼,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治安黑洞。虽然席地而坐的难民们只是在玩手机,无形中的压力却让布鲁塞尔城的旅游价值大大降低。当地警察也只能做最低限度的监控。说当地居民对这种现状没有怨言,那是不现实的。
金玉其外
难民其中
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主体民族和穆斯林的矛盾就更为突出。刚才给出的穆斯林的人口比例是算上所有人口的数字,如果只算少年儿童,这个数字只会更加高。
对于低收入、低学历的那一部分欧洲民众来说,这些移民就是在分享应属于自己的福利果实,反感由此而生。可以预见的是,当第一批移民大规模进入退休年龄,欧洲主体民族的老年人之中也会爆发一股抗拒的怒火。
其实,对欧洲来说,这样的困局并不陌生,只是可能由于年代久远而被人遗忘了而已。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发布赦令,给予所有帝国范围内的自由人罗马公民权。历代史家往往批评这位皇帝是为了从新公民那里榨取更多税收和兵源,以满足自己开疆拓土的野心。但实际上,他的赦令也是迫于无奈。
后期的罗马帝国因为富裕而导致了个人主义盛行,从贵族到平民都失去了对生育和服兵役的兴趣。再加上过于庞大的帝国版图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维持,皇帝也陷入了两难。赦令可以看作是鼓励被征服地区民众为帝国效劳的补救措施。
可惜仅仅23年后,来自色雷斯的外省人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就起义获得了帝位。此后罗马帝国危机不断,从三世纪一直动荡到五世纪,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解体。
欧洲还能走多远
古典时代的帝国本就是混杂的概念,兴起和衰亡正如人的生老病死,人们可以淡然视之。而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则是建立在某种民族共识上的,诞生以来便被认为牢不可破。
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居民未必会让欧洲国家重蹈罗马帝国灭亡的覆辙,却会引发未来整个人类社会对国家概念的重新理解。届时已经稳定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主权国家格局,也一定会产生新的变化。
这,或许才是欧洲人口危机会带来的最让人担忧的前景。
当然,人类一直在作死或者在作死的路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人类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万物都逃不过天道法则。
三、1750到1850欧洲人口增长原因?
这个时期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使有限的土地面积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刺激了欧洲人口在19世纪约为人增长。
从1800-1914年,欧洲人口由1.9亿发展到4.6亿;同期美国人口从500万增加到约1亿人。与人口成长紧密相连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西方社会不断城市化。
在德国,1840年人口有10万左右的城市只有两个,到1910年则达48个。
英国1901年的人口统计表明,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工业企业雇佣的人口的20%左右。
美国在1915年有40%左右的人居住在工业地区。
四、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拉丁美洲其次,欧洲增长最慢,为什么?
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快的原因是二战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欧洲人口增长慢的原因: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社会福利条件好,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等
五、2020年欧洲风力发电量同比增长?
没有增长,因为大量老旧风力发电设施退役,欧洲风力发电量在2020年出现了下滑趋势。
2020年,欧洲有388MW的风机退役,但其中345MW进行了再升级发电,相当于净损失40MW。如果欧洲想要保持目前的风力发电总量,就必须更好地做好风机延寿和重发电问题,更多鼓励对即将退役的机组进行改造以使其能重新发电。
六、探索欧洲增长及收益基金的投资机会
欧洲经济环境及基金投资前景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欧洲市场一直备受关注。欧洲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状况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虽然欧洲普遍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这一地区还是有着许多增长潜力巨大的企业,极具吸引力。因此,欧洲基金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备受关注,投资者们通过基金间接获得欧洲地区的资产配置。
欧洲增长及收益基金的特点
欧洲增长及收益基金通常是通过投资欧洲地区内具备增长潜力的企业股票和债券来实现收益。与之相比,增长基金主要关注那些有潜力实现高速增长的企业,追求资本收益。而收益基金则更加注重稳定的现金流,通过投资稳健的债券和高股息的股票来为投资者创造稳定可靠的收益。
欧洲增长及收益基金的潜在投资机会
在欧洲地区,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科技创新的推动,许多领域出现增长机会。比如,清洁能源、数字化转型、医疗保健等行业都备受关注。因此,透过欧洲增长及收益基金,投资者可以在这些领域发现更多投资机会,分享相应增长的红利。
投资建议
对于希望在欧洲市场寻求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来说,欧洲增长及收益基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然而,投资需谨慎,建议投资者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团队以及投资策略,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感谢您阅读本文,通过了解欧洲增长及收益基金的投资机会,希望能为您在投资决策上带来一些帮助。
七、什么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即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再生能源,目前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 非再生能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
八、可再生能源包括哪些种类?
我是”能源e+“,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相对污染更小、更加清洁。
1. 风能
风能在现代社会中的最佳体现就是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在沿海、高原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日常供给,而且清洁无污染。
2.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3. 太阳能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光伏板)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4. 潮汐能
潮汐能是指: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5. 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6.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是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
7. 海洋能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洋热能。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九、19世纪欧洲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19世纪下半叶是欧洲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后期,也是工业革命开始由英国向欧洲大陆扩散的阶段时间,由于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使粮食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因此人口能够得到急剧增长。
其次此前欧洲的工业文明主要只是集中于英国和法国的东北沿海地区,因此尽管第一次工业革命很重要,但是由于开展的地区只是局部的所以看不到大规模的人口增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扩展到整个西欧,那么人口的增长就十分明显了 最后工业革命时期需要的就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广泛的市场。
十、为什么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因为经济因素和观念转变。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越发达、科技越雄厚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人们为适应环境,为了工作、进修、竞争,减少家庭负担 ,减轻自身负担,花费更多时间出外旅游文化观念与古代社会截然不同,这也是为适应社会做出的反映。
欧洲,北美洲,亚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已经降到很低,有的国家甚至为负。
进入20世纪,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社会发展,文化、观念转变,生育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进入现代型,出生率降低,保持低的自然增长率,有的国家甚至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