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
10
2024
0

青藏高原的主要动物?

一、青藏高原的主要动物?

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生长着一些独特动植物,动物有牦牛、藏羚羊等;植物有可以适应高原环境的青稞,由于青稞的特殊品质,所以成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的主要粮食。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西北部部分地区,东北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区 、新疆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面积25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而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形形色色的自然保护区,又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二、青藏高原的主要自然特征?

青藏高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寒冷。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使得南半球的水汽通过索马里急流到达北半球之后产生绕流和爬坡的现象,一部分水汽绕流至东亚地区产生东亚雨季降水,一部分在高原的热力泵作用下汇聚到高原东南侧产生降水。

三、青藏高原土壤主要颜色?

先说结论,青藏高原土壤的主要颜色是青黑色,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同时,温度较低,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所以有机质含量非常的低,这里只能够生长一些草场,而且有机质含量不是非常的高,所以,生财承载力非常低,容易受到破坏,而且不容易修复。

四、青藏高原主要节日?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五、青藏高原的主要地形特征?

1、地质环境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喜马拉雅、羌塘-昌都等6个构造带,各构造带之间为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

2、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60.93%,占西藏全区面积的86.1%。

3、地壳结构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介质在纵向与横向上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岩石圈存在着清楚的块-层结构:纵向分层,横向分块。岩石圈厚度约140~170公里,地壳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

六、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根据专家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具体原因比较复杂,不能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挤压,这还不包括地幔动力学、地热等多方面因素。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誉,它是中国大陆上地壳运动和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也是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重灾区。青藏高原被认为是打开全球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金钥匙,是现今地壳运动的窗口,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起持续掀起了青藏高原热。 挥之不去的疑团根据现代大地测量的结果,青藏高原地壳仍然处于强烈的抬升运动之中,尤其在接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界一带,上升幅度达到每年10毫米,而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形变速率估计会更大些。此外,全球板块运动理论和现代观测资料则说明,印度板块以每年50毫米左右的速率向北推移。 

七、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原因?

人类使用再生能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技的进步让此类能源更加“好用”;

2、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不仅其价格会日渐增涨,而且终会有枯竭的时候;

3、某些再生能源(如风能、水力、太阳能)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因此不会增加温室效应的风险;

4、为了增进能源供应安全,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并满足对可持续性能源的需求。

甚至,更进一步地,有些国家开始在思考“百分百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因为可再生能源长久之来被认为,充其量仅能作为化石或核电等能源之补充。然而,德国很多市、县及乡镇正在证明,传统工业国之能源政策可以被彻底改变,亦即可以百分百地依靠可再生能源,并且充足供应工业及现代生活所需的能源。在德国约有300个地区(小的只是乡下小镇,大的有如慕尼黑之百万都市)于2010年3月间已宣布:最晚2030年要达到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八、全球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中国目前使用最多的可再生能源是水能。次之为风能。

九、青藏高原上的红柳主要什么?

红柳,耐旱、耐热,尤其对沙漠地区的干旱和高温有很强的适应力。当沙地水分降低到0.5%时(远低于一般的凋萎湿度),仍能维持生命达20余天。在绝对最高气温达47.6℃、地面高温达70℃的新疆吐鲁番盆地,能正常生长。它的耐寒性也很好,可耐一40℃的严寒。极耐沙害,使迎风面的树皮被沙石打光,仍能依赖背风面残留的树皮顽强生长。生长较快,寿命长,寿命可达百年以上。因此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

红柳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乌兰察布高原、宁夏河东沙地、及青海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十、青藏高原北部最主要的农业类型?

青藏高原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和畜牧业。

产生的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风力较小,利于发展种植业;高原上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风力大,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但可生长草类,可发展畜牧业。

河谷农业分布在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河谷地带平坦,土壤肥沃,有机物丰富,热量相对高原热量条件较好,适宜种植。

扩展资料:

在充分考虑饲料资源、自然环境、饲养技术和社会需要以及民族习惯与生产特点等的地区差异的基础上,中国畜牧业划分为七个畜牧业地域类型区,即青藏高原区,蒙新高原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山地区,东北区,黄淮海区,东海区。

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天然草场;重点进行草原建设和其他建设,如开发水源,贮草备料,改善牧业生产条件;调整畜群结构,发展季节性生产,如羔羊当年屠宰,肉牛早期育肥屠宰,扬夏饱秋肥之长,避冬瘦春乏之短;农林牧结合发展;以及采取适用技术,加速技术改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