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设计自学基础?
画法几何、房屋建筑学、美工基础、规划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城市消防、环境学、三大力学、建筑经济学、平面设计、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建筑材料、测量学等,以上是主要专业知识,还有理论基础课:高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应用等。这是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其它专业如给排水、暖通、电气、装饰等都有相关的专业课程。
二、土地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01
根据土地所有权分类
土地根据所有权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之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土地私有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建立了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在法律上确认下来,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是指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02
根据土地用途分类
根据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03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中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04
建设用地分类、获取与转让
建设用地一般分为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
一、商服用地。是指该宗地块规划的用地性质是用于建设商业服务业用房屋,出让后用地的使用年限为40年。可细分为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用地、商务金融用地、其他商服用地。
二、综合用地。是指不同用途的土地所构成的土地,即同一宗地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用途的土地,例如商业、居住综合用9地,科研设计、办公综合用地等。
三、住宅用地。传统意义上的住宅用地,有两层意义:一是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二是供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房基地(有独立院落的包括院落)。包括: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即城镇居民的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用地;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即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商业等混合用地;农村宅基地,即农村村民居住的宅基地;空闲宅基地,即村庄内部的空闲旧宅基地及其他空闲土地等。
四、工业用地。是指独立设置的工厂、车间、手工业作坊、建筑安装的生产场地、排渣场地等用地。工业用地进一步细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缝纫、工艺品制造等用地;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
五、其他用地。是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有两种方式:划拨与出让。
一、划拨。根据《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途径进行了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划拨的土地不得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由于承担公共项目的职责,国有企业与政府平台公司的无形资产科目经常出现划拨土地。
二、出让。出让方式有四种: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的土地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规范内的处置权,可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
1、招标。招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特定或者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加国有土地使用权投标,根据投标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2、拍卖。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拍卖公告,由竞买人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公开竞价,根据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3、挂牌。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4、协议出让。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以协议方式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指导意见》指出: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需经依法批准,土地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不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按转移登记办理;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由受让方依法依规补缴土地出让价款。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出让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应充分保障交易自由;原出让合同对转让条件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以作价出资或入股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参照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有关规定,不再报经原批准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的机关批准;转让后,可保留为作价出资或入股方式,或直接变更为出让方式。
05
通过招拍挂获取土地
哪些土地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取:(一)供应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以及有竞争要求的工业用地;(二)其他土地供地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地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三)划拨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四)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五)出让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六)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明确应当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其他情形。
三、503建筑设计基础是哪些科目?
《建筑设计基础》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本科生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主干专业课的前期专业基础课,是园林学、生态学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基础》开设专业广泛,具有重要的专业基础地位。2003年《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被评为校级重点基础课。 建筑设计基础课共计228学时,加两周建筑表现集中周。其中第一学期为基本技法的训练,包括100学时的课程设计、基础理论和两周建筑表现周。
学生通过对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的了解以及必要的绘图训练和建筑认识实习,达到掌握基本表现技法、认识建筑的目的,为学习建筑设计课和其它专业设计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学期为创造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造型能力。包括128学时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构成的内容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以及平面生成,建筑构成,建筑模型制作的训练。
在第二学期安排乐大量的动手操作环节,强化学生形态构成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质地、造型潜力和构造特点。在制作过程中,体会不同得构造做法与比例和尺度的关系。
四、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有哪些?
建筑设计是一个介于技术和艺术,文科和理科之间的一个学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可以文理兼收。在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
1、设计软件熟练,其中包括:cad、天正、PKPM节能、清华日照、草图大师、目前流行的revit软件。
2、需要掌握的常用设计规范: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当地政府颁发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新版)、住宅建筑规范、住宅设计规范(2011新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办公设计规范、汽车库设计规范(2014版)、汽车库防火规范(2014版)、工业设计规范等。
3、建筑规划方案和建筑单体方案的创作能力。其中包括住宅、公建、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的项目。
4、总平面施工图、建筑单体施工图的设计能力,包括住宅、公建、商业综合体、工业建筑的总平面和单体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5、与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暖通专业、动力专业的协同工作意识和能力。
五、建筑设计需要美术基础吗,没有美术基础可以学吗?
建筑设计不需要美术基础,没有美术基础也可以学。
1、建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安全、使用,经济。其次才是美观。
2、从事建筑设计,必修具备建筑专业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建筑消防、环保知识。
3、建筑设计的对称之美,虽然与美术有联系。但不是追求美术,而是从安全、实用为目的的。
4、所以,对建筑设计没有美术基础也可以学。
六、学建筑设计需要哪方面的基础?
学习建筑设计需要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画法几何、房屋建筑学、美工基础、规划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城市消防、环境学、三大力学、建筑经济学、平面设计、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建筑材料、测量学等,以上是主要专业知识,还有理论基础课:高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应用等。这是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其它专业如给排水、暖通、电气、装饰等都有相关的专业课程。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七、建筑设计要素与手法?
建筑设计要素是建筑实用、建筑思想、建筑手法,这三个因素是建筑师支撑建筑创作的基本内涵,也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引导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筑设计手法有三种:
1)素描法(也称铅笔渲染),特点:写实,富有光影效果,对于检验设计实效颇为有利。
2)线描法,(或称白描),特点:清新利落,各部位交代清楚,对深化设计十分有利。
3)叠合法—-用线描与素描叠加绘制的草图。素描法渲染图面分量较重,用来表现主题比较合适,而白描图面分量稍轻,用来表现前景和远景更能突出主题的重要,两者叠加可丰富画面的层次,达到独特的装饰效果。
八、建筑设计表现与建筑设计有什么区别?
虽然问题里“建筑设计表现”首先被提到,然后才是“建筑设计”,但回答最好先从“建筑设计”开始。因为在我的理解里,先有建筑设计,才需要建筑设计表现。
建筑设计始于工程立项,这个工程可能是开发商的房产项目,也可能是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或办公项目,也可能是政府的公建项目。
我们就拿高层住宅这样的建筑项目来说吧。
建筑设计的内容是,依据规划部门要求的容积率上限,然后按照甲方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场地规划设计和单体设计,也就是绘制规划总平面和单体住宅楼的平立剖面图。
规划总平面局部截图:
平立剖面图(部分图纸):
这些都是CAD的图纸,打印出来都是黑色单线,建筑效果一点都不直观。有人说能不能打彩色的,能,但打出来的彩图还没黑白的能看。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CAD的图纸偏重要尺寸数据,那是建筑设计师能接受的语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凭借CAD的立面图,在大脑里描绘出建筑整体的样貌。因此,要让领导们知晓建筑效果,还是要给他们看效果图,当然,也是给业主们看的。
那么,制作效果图就是建筑设计表现的范畴了。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建筑设计表现从总体到单体再到局部,涉及到总体鸟瞰、规划总平面、建筑立面形体、单体户型四个层次或方面。
鸟瞰(局部):
规划总平面(局部):
建筑单体效果图(局部):
这些工作,对于大部分设计院来说,通常都是交给专业的效果图公司来完成的。当然,要依据已完成的CAD图纸来做。基本流程是先3D MAX建模,再导入PS制图,或者由CAD导入到PS制图。
所以,建筑设计表现与建筑设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但两者的联系又非常紧密,相互被需要着。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对城市市容有影响的建筑,它的整体效果表现也是要走审批程序的。
这样的项目,建筑表现需要先行一步,在没有平立剖只有总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几版单体效果图来。然后上“专家会”,重要点的项目要上“市长会”,最后由市长来拍版哪个效果图能用。也可以说,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历任市长们决定的。
最后,说两个有意思的小事情。
我早年间的一位同事,环境艺术毕业的,专作效果图。老板给她开出的薪水比我们画施工图的高出好几倍,就是因为那会儿每个项目的效果图都要上会审批,前期做效果图真的很重要且非常牛掰。
但是平时给她的活不多,姐们脾气又不太好,老板就给她开了。姐们隔几条街换了家大点的公司,也是我们老板的竞争对手,结果没多久,她成了大红人,因为新任的市长就喜欢她的风格,上一个批一个,也是神了。
给甲方省下的时间就是钱啊,比她的薪水可高得多的多了。我老板悔得不行,生生把一块好招牌让给了对手。
而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也在那家公司,不过是做施工图的。早年都是建筑结构一块做的,我这位同学性子直,结构不好做,他就改建筑,然后把是海边的一个建筑小品,做得跟效果图走了样了。好巧不巧,市长秘书去海边玩,拍照的时候就把这个建筑小品拍进去了,照片又被市长看到了。市长记性还真好,不是他在效果图里看到的那个样子啊,当时就大发雷霆。
这算是惹了一回不大不小的祸,后续也不知道怎么收得场。我只知道没过两年,我同学就不干设计,改去做甲方了。
九、从零开始学建筑设计:全面掌握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无论你是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建筑师,还是仅仅对建筑感兴趣,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零开始,全面介绍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帮助你快速入门并掌握建筑设计的核心概念。
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
建筑设计涉及到许多基本要素,包括空间规划、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环境考虑等。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一栋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让我们一一探讨这些基本要素:
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它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在进行空间规划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目的、使用人群、动线流向等因素,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合理的空间规划不仅能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还能营造舒适的使用体验。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所在。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规模、材料、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并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和分析。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每种结构体系都有其适用的场景。
材料选择
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强度、耐久性、美观性等特性。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砖石、木材等。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可再利用性等因素,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考虑
建筑设计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日照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如合理的朝向、遮阳设计、自然通风等,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舒适性。同时,还要考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上就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你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当然,建筑设计还涉及到许多其他专业知识,如建筑历史、建筑法规、施工工艺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希望这篇文
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与价值?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使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非化石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意义和价值:
1、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保证能源安全。
2、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保护环境。
3、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增长经济。
4、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