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05
2025
0

人们是怎样看待垃圾分类的?

人们是怎样看待垃圾分类的?

很环保的举措,随着城市的阔大,尤其是人口的增长,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分类尤其重要,不仅可以增加回收的效率,质量和数量,而且也更快捷的处理垃圾。

垃圾分类(Refuse sorting),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分门别类的投放,并通过分类地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2014年,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14年,却未见明显实效,垃圾或随意堆放或无处堆放,并对生活区域形成围困态势。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麻烦 国家弄这个垃圾分类 还不如去有的厂里看看 好多污水 那个比这个严重多了 垃圾就算分类了不还是一样吗 只不过垃圾站的工作人员不用分了 但是也失去工作了 干别的 从麻烦一个人到麻烦一群人

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从麻烦一些人变成麻烦一群人,就算临时有事来上海的也要被规划,点个外卖还要自己要求有餐具。

每个人心中都一座美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没有垃圾、没有污染、没有噪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然而现实中的城市随处都可以看到垃圾,但是有些仍然在为了那个美丽的梦想而努力,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城市的居民是怎么做的吧。

走进中心城区逸龙湾小区,干净的环境引人瞩目,每幢楼下易腐垃圾投放架整齐划一地排列着,专管员每天定点定时收运。

8月5日下午4点,逸龙湾小区内,居民费大爷手提两袋垃圾,用卡刷开一个箱体,一袋投入了标识“塑料投递口”的箱体,另一袋投入旁边标识“衣物投递口”的箱体。随着“嘀”一声,称重、积分工作录入完成。

费大爷投入垃圾的蓝色外壳装置,叫智能环保屋,是一处占地7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智能化垃圾分类设施,分为塑料、纸张、金属、衣物4个投放口和一台红色箱体的有害垃圾投放箱。“2个月前,就在这个地方,摆放的还是一排排垃圾桶,行人往往掩鼻而过。”小区垃圾分类管理员褚大姐告诉记者,智能环保屋入驻以后,以前的卫生死角变成了社区人气最旺的地方,不仅干净整洁无异味,还成了大家的联络中心、交流平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每天每家每户的厨房垃圾可以说是非常多的,拥有一个厨房垃圾分类处理器对现在的居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美佳腾厨彩生活垃圾处理器让我们告别水槽剩菜堆积,拒绝提篮藏污纳垢,摆脱下水道堵塞反味,防治垃圾细菌生长,投入一次周末出游的价格就可以从繁重的清理工作中解脱,相见恨晚的厨房电器,提升幸福感的最简单办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垃圾分类有哪些建议?

垃圾分类对许多人来说确实是一项挑战。它涉及到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识别、分拣和处理,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然而,通过采取一些好的建议,我们可以逐步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使垃圾分类变得更加简单。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人意识到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2. 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制定详细、清晰的垃圾分类标准和指南,让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和分拣不同类型的垃圾。

3. 建立垃圾分类教育和培训机制:通过培训课程、海报、宣传册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

4. 提供分类垃圾桶和设备:在公共场所、社区和家庭,提供分类垃圾桶和设备,方便人们进行垃圾分类。

5. 激励措施:实施奖励和惩罚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惩罚。

6. 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网络: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网络,让垃圾分类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7.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的产生,从源头上降低垃圾分类的压力。

8. 跨部门合作: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将变得更加可行和易于管理。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