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0
2024
0

我国社保发展历史?

一、我国社保发展历史?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社保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清朝晚期,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实施一些社会救济政策,如赈济、扶贫等。到了20世纪初,一些企业和工会开始为工人提供保障,如由上海纺织工会设立的“养老金”等。但这些保障都是零散的、地方性的,缺乏统一的制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国家出台了《社会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1952年,国家开始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企业缴费和国家补贴的方式,建立了全国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997年,国家出台了《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完善。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2011年,国家出台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未来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完善,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同时,政府还在不断加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

二、我国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 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经过漫长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

历史王朝简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

三、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一,西方的衰弱。

我国崛起的一个大的历史背景,那就是西方制度的衰弱。尤其是历经一战和二战,使得西方制度在历经几百年发展后,开启了衰弱的进程。尤其是西方制度本身,陷入了自我矛盾和无法解决的矛盾体中。而西方衰弱,带来的世界权力分化和格局改变,必然使得中国迎来发展机遇,这一点那是我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历史必然。

第二,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西方文化自私自利,以及私有制的现状,使得全世界面临日益危险的境地,尤其是西方文化最终导致的自我毁灭,导致了国家治理矛盾,导致的族群分裂,最终会让世界面临毁灭。而历经五千年兴盛不衰的中华文化,在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营养后,出现了新的涅槃,成为拯救世界的必然文化。也就是融合了东西方智慧的中国,必然成为世界的拯救者,这是无法改变的。

四、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和精辟概括,对我们规划未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度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新时代内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五、棉花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1、棉花大约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棉花的原产地主要在亚热带地区,在宋朝之前中国只有带丝字旁的“绵”字,没有木字旁的“棉”字,所以说明棉花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

2、棉花虽然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但那时还没有被广泛种植,主要在边疆地区种植。一直在宋末元初时期,棉花才开始大量传入内地,明初时期,朱元璋采用强制的方式让农民种植棉花,棉花从这时被广泛种植。

3、目前在我国棉花已经成为广泛栽培的农作物,而且品种多样,品质较高,主要分布在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免棉区以及华北平原地区。在世界种植棉花的国家中,中国现在已经成为棉花单产量最大的国家。

六、简述我国礼仪发展的历史?

礼仪的发展历程:

1.礼仪的起源时期:

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

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表示恭敬的动作。例如: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尊崇男女有别的思想;在炎黄、尧舜禹的时代中,人们逐渐推出“三纲五常”的理论。

2.礼仪的形成时期:

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

如“五礼”就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古代的礼制典籍亦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在汉以后2 000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

3.礼仪的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非常重视礼仪,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孔子提出的“仁”的概念。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 “礼”看做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做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仲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把“礼”看做是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

4.强化时期:

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

这一时期的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5.近代礼仪的发展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中国出现“大杂烩”式的礼仪思想,关于礼仪的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正在此时,西方与中国推崇的思想截然不同,西方推行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相对于中国的思想而言,西方更显得开放和自由,中国的思想略为保守。

6.现代礼仪的发展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古往今来,真正灭绝于种族屠杀的民族并不多,而灭亡于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却是不胜枚举。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过文化中断的文明。在未来的世纪中,中华文明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能否在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势的本位文化,这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它的精华发扬光大,对于本位文化的兴衰至关重要。

七、塑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中国塑料工业经过长期的奋斗和面向全球的开放,已形成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塑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作为轻工行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塑料行业,近几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有新的提高。

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总额在轻工19个主要行业中位居第三,实现产品销售率97.8%,高于轻工行业平均水平。

从合成树脂、塑料机械和塑料制品生产来看,都显示了中国塑料工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2007年1-12月,中国塑料制品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80181565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6%;2008年1-10月,中国塑料制品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8800644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6%。

八、可降解塑料概念?

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因而可生产此类可降解塑料的上市公司就具有可降解塑料概念。

现有多种新型塑料: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光/氧化/生物全面降解性塑料、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淀粉树脂降解塑料。

九、可降解塑料缺点?

在可降解的条件下容易降解。这决定它的使用范围较一般塑料使用范围小,而且存放条件要求相对于一般塑料要求更苛刻,在技术不成熟时某些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寿命低且在使用时间较久时易污染内容物等。

十、可降解塑料用途?

答:可降解塑料的用途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原来使用普通塑料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使用或消费后的塑料制品难于收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如农用地膜和一次性塑料包装,二是以塑料代替其他材料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使用降解塑料可带来方便,如高尔夫球场用球钉,热带雨林造林用苗木固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