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有哪些?并简述主要的节能技术有哪些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四大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是:高耗能行业(钢铁、水泥)、建筑业、家电业、可再生能源产业。
如今存在且已经得到应用的节能技术可以这样:
节电技术:功率因数补偿技术、闭环控制技术、能量回馈技术、相控调功技术、稳压调流技术、电能质量治理技术;
节煤技术:水煤浆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节煤助燃剂技术、节煤固硫除尘浓缩液、空腔型煤技术;
节油技术:锅炉节油技术、柴油机节油技术、发电机节油技术、汽车节油技术、航空航天节油技术;
节水技术:工业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城镇生活节水技术、服务业节水技术;
节气技术:民用节气技术、锅炉节气技术、油田集输系统;
工艺改造节能技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节约耗能的技术
二、新公司的iso体系怎么建立
1、征求领导层的意见,确定体系建立运行预期达到的结果;
2、根据预定的目标,进行公司发展环境的分析,包括当前的外部政治经济形势、内部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等;
3、对公司的客户、供应商、员工领导、竞争对手等的想法进行分析,以确定公司ISO体系的运行服务与依赖对象;
4、确定体系的建设范围,包括什么产品、管理工作等;
5、确定实现公司预定目标需要的管理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相互关联,需要什么文件记录,如何进行监测管理等;
6、分别按照标准要求,对管理过程、风险应对、团队领导、资源支持、盈利过程、监督改进等过程进行策划安排,形成操作作业规程与制度;
7、系统评估后,经管理层同意批准,试运行并监督改进;
8、对问题调整,不断改进体系。
三、电力企业如何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资料图 企业能源管理,是一项利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生产的能源与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管控的节能新技术,通过动态监控和管理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各个环节,从而改进生产技术、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 据了解,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已率先推广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达到了4%的节能效果,对其他高耗能行业有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因煤炭价格上涨呈现出行业性经营下滑,此时抓好企业技术管理与生产精细化管理不但关乎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是能耗大户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的体现。 如何强化电力企业的精确化管理?我认为建立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是最佳解决方案。建立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可以为企业找到一个成熟、有效、便捷的能源整体管理解决方案,建立一套先进、可靠、安全的能源系统运行、操作和管理平台,从而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效率,并实现安全稳定、经济平衡、优质环保的基本目标。 建立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是一项全面系统的能源管理提升工程,主要包括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建设、现场控制系统改造、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三部分。 一是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完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但注意要针对不同能源介质和计量方式,采用不同方式建设数据采集系统。 二是现场控制系统改造,对能源输送、生产和应用等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用以适合能源管理中心能源介质和生产过程的调控。现场控制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能源介质(水、气、电等)输送控制系统的改造,用于适应自动化控制;另一方面是能源生产控制系统改造,用于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测。 三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这部分是能源管理中心的核心,通过基础软件、控制系统、基础硬件、现场视频监控和能源管理中心大厅,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集中控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采用的建设基础技术包括系统集成和应用集成技术、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等。 除以上三部分工程外,专业调度环节亦是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能源管理中心需另设流量、压力、温度、电力、动力等专业调度台,完成主要数据监视、技术分析、日报、月报、年报统计报表输出等功能。专业调度中心建设要在“摸得清”“管得住”“降得下”三方面下工夫。 一是摸清能源消耗状态。完善的能源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和利用系统,便于获得第一手资料,实时掌握系统运行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可以掌握设备的能耗指标,并根据历史数据了解企业的生产设备状态,同时,参照相关数据库资料,了解与相关先进指标的差距。 二是管住能耗指标。通过企业的生产参数和能耗参数监测,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的正常化,并根据实际工况的偏离程度实施在线纠正与控制,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行。此外,调度中心能够及时发现能源系统故障,加快故障处理速度,使能源系统更安全;加快能源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处理,提高对全厂能源事故的反应能力。 三是提出节能减排措施。通过能源设备管理、运行管理、停复役管理等自动化和无纸化,有效实施客观的、以数据为依据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减少能源管理的成本,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及时了解真实的能耗情况,并提出节能降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向能源管理要效益。 (作者系中能联盟节能减排咨询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