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
01
2025
0

如何进行害虫的预测预报

一、如何进行害虫的预测预报

害虫的预测预报也就是要预先掌握害虫发生期的迟早,发生量的多少,对植物为害的轻重,以及分布、扩散范围等。

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是进行害虫综合防治的必要前提。只有对害虫发生为害的预测预报做得及时、准确,才能正确地拟定综合治理计划,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经济有效地压低害虫的发生数量。

(1)期距法

各虫态出现的时间距离,简称“期距”。即昆虫由前一个虫态发育到后一个虫态,或前一个世代发育到后一个世代经历的时间天数。主要方法有:①诱集法:由上一盛期到下一盛期;②人工饲养法:计算平均历期;③调查法:用实际调查数据进行期距预测。始期指某虫态百分率20%的时间,盛期指达50%的时间,末期指达到80%的时间。如某鳞翅目害虫化蛹盛期与羽化盛期的时间间距,就是蛹的历期。

(2)物候法

就是根据自然界的生物中,某些物种对于同一地区内的综合外界环境条件有相同的时间性反应。如:一种害虫的某一虫期和它的寄主植物在一定生长阶段(如吐芽、初花、盛花、展叶等)同时出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寄主某一发育期的出现来预测害虫的发生期。

(3)积温法

就是利用有效积温法则进行测报的方法。有效积温(K)是指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要的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累加值,是用来分析昆虫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有效积温法则是:昆虫完成某一虫态或一个世代的发育所需要的有效温度积累值是一个常数,单位以日度表示。

(4)气候图法

可用于害虫的分布预测和数量预测。

(5)形态指标法

根据生物有机体与生活条件统一的原理,外界环境条件对昆虫的有利或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形态和生理状态上。因此可以利用害虫的形态或生理状态作为指标来预测害虫未来数量的多少。如在华北地区,棉蚜蚜群中当有翅成蚜和若蚜占蚜量的38%~40%左右时,在7~10天后将大量扩散迁飞。

(6)种群数量估计法——生命表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或一定条件下的室内实验,系统观察并以一定的表格形式,记录某一种群在各年龄或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和成虫阶段的繁殖数量。

二、作为一个老板怎样才能留住员工?

那就是多给他们谈谈心呗!这样他们会感觉你和他们之间没有差距。像朋友一样,他们肯定会努力帮你做事了。

三、怎样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口基数大,科技素质低,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的主要因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做好计划生育、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首先,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总结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经验,完善制度,规范运作,扩大试点。大力发展国民教育,通过教育不断提升人口素质。

第二,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和农民权益。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规范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和条件,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第三,开展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措施,务求节约能源资源取得重要进展。提升科技水平,改进资源开发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以煤炭开采为重点,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

第五,着力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环境执法。

第六,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以“三北”防护林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