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
24
2025
0

化学式用什么方法好记?

一、化学式用什么方法好记?

一. 单质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例如碳—C、硫—S、磷—P、钠—Na、铜—Cu、镁—Mg、铁—Fe,但是碘为I2。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也可在元素名称后加一个“气”字,例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其它气体的单质,一般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2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的名称加一个“气”字的方法来命名,例如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

二.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 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说明:以上只是主要规则,某些物质还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请对照表1—1记忆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 酸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无机酸的种类较少,请参考表1—1记住它们的化学式即可。

四. 碱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碱一般是金属的氢氧化物,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先写,氢氧根(OH)后写,读作“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又如Mg(OH)2的名称为氢氧化镁。

说明:NH3,名称为氨,也称氨气,因其溶于水而生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能电离产生OH‑而使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表1—1的简洁,故把NH3填在碱这一栏,但它并不是碱。

五.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无氧酸(例如盐酸)形成的盐,称为“氯化某”,例如NaCl称为氯化钠,注意FeCl2称为氯化亚铁,称为FeCl3氯化铁。

含氧酸(例如硫酸、碳酸、硝酸等)形成的盐,称为“某酸某”,例如Na2SO4称为硫酸钠,Na2CO3称为碳酸钠,注意如果是含氧酸形成的酸式盐则称为“某酸氢某”,例如NaHCO3称为碳酸氢钠。还有一些特殊的盐,中学很少见到,就不提它们了。

二、氢气的制造方法有多少种??

四种:一种是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与氧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氧气

4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

三、银氨溶液的成分,及配置方法

银氨溶液

又叫多伦试剂,化学式:[Ag(NH3)₂]OH·XH₂O

性质:即硝酸银的氨水溶液。一种弱氧化剂。可将醛氧化为羧酸,并产生金属银沉积于玻璃反应器皿壁上(银镜),常用于制作瓶胆和鉴别还原糖。用于鉴别醛,而酮则不反应。该试剂应现配现用,不宜保存,久置易生成易爆的雷爆银(主要成分为氮化银)。

1.配制方法是:

1.准备试管: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氢氧化钠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

2.配置溶液:在洗净试管中,注入1mL 硝酸银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2.教材中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 向溶液里逐滴滴加氨水首先析出AgOH: Ag++NH3·H2O==AgOH+NH4+ 常温下AgOH极不稳定,分解为Ag2O暗棕色沉淀 2AgOH==Ag2O+H2O 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Ag2O+4NH3+H2O=2Ag(NH3)2++2OH- 同时,生成的OH-与前面反应生成的NH4+反应: OH-+NH4+==NH3·H2O 因此,向AgNO3溶液里加入稀氨水至沉淀溶解的总离子方程式为: 2Ag++4NH3==2Ag(NH3)2+ 此时溶液中只含NO3-和Ag(NH3)2+,即得到Ag(NH3)2NO3,不是氢氧化二氨合银.

四、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有哪些方法?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越强。

3、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原电池的正负极,作负极的电极金属性强,越容易被腐蚀。

5、失去电子吸收能量的多少,吸收能量少,说明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