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
23
2025
0

Eurasia Review|安邦智库王怡:中亚地区打造“清洁电力共同市场”刻不容缓

本文聚焦中亚地区煤炭依赖与环保挑战,强调中亚国家在面临环境退化风险的同时,亦需应对国际关注与市场变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蒙古国的煤炭产量增长显著,但伴随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在应对能源转型与环境压力时,需审慎评估决策影响。

哈萨克斯坦作为煤炭资源的主要集中地,其产量在2022年达到1.139亿吨,受俄乌战争影响,煤炭出口机会增加。乌兹别克斯坦煤炭产量亦大幅增长,国内转向燃煤取暖导致首都塔什干空气污染加剧。吉尔吉斯斯坦采煤量逐年上升,出口为吉国提供了重要经济来源,但首都比什凯克面临燃煤电厂造成的雾霾困扰。蒙古国煤炭产量增长迅速,首都乌兰巴托冬季空气污染程度高,燃煤成为主要污染源,政府投入巨资治理,但成效有限。

中亚国家在国际环保标准提高的背景下,正寻求新的闹山扒液昌煤炭出口市场,尤其是亚洲地区的需求。亚洲燃煤发电量占全球总量的82%,中国、印度、菲律宾等国燃煤发电量上升,日本和韩国则有所下降。尽管各国承诺增加可再生能源部署,但短期内亚洲煤炭使用量和碳排放量预计增加。

中亚国家需审慎决策,关注能源结构多样化与绿色转型,与主要煤炭消费国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吉尔吉斯斯坦与日本的合作,旨在提升煤炭唯如业现代化水平,增加绿色人才和技术交流。同时,中亚与东北亚国家携手建设能源共同市场,推动清洁电力供应,加速脱碳进程,共同迈向净零排放目标。

蒙古国正在制定战略,加大可再生能源部署,聚焦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水力,实施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亚洲超级电网项目设想连接蒙古、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电网,通过戈壁投资及亚洲超级电网计划吸引私营部门参与。

全球气候谈判的背景下,中亚清洁电力的发展路线图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投资共享资源,协作创新政策措施,以形成共同受益的市场体系。中亚国家需在平衡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同时,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