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13
2024
0

钠硫电池为何没普及?

一、钠硫电池为何没普及?

1.能量密度偏低,不太可能做动力电池,或者只做低端低续航的小型车。

 2.安全问题自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于储能也比较难做。

 3.相比锂电池,技术问题更难解决,尤其是正极材料。

 4. 成本比锂电池低,但也有限,应用场景很尴尬。

二、锌空气电池为何无法普及?

1电池类型

目前为止,已经商业化的锌空气电池重要有方型和纽扣型两种,而具有巨大市场需求量的圆柱型特别是小圆柱型的锌空气电池则由于其结构复杂,在国内外一直没有突破性发展,尚未得到大量生产化。

2电池密封问题

一直以来圆柱型锌空气电池没有得到广泛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电池密封难的问题。锌空气电池放电时要源源不断的来自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电池,所以电池不是完全密封的,电池外壳留有一个或多个空气孔,因此电池内部与外部是相通的。假如空气电极,特别是防水透气膜做的不好的话,电池就很容易发生爬碱漏液、电解液蒸发而干涸、或者由于吸潮而使电解液变稀,外界的CO2也会进入电池内部而使电解液碳酸盐化。这都会严重影响到锌空气电池的性能和质量。

3空气电极中的催化剂有待改进

4锌电极存在的一些问题

锌电极发生腐蚀自放电。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是热力学不稳定的,锌溶解自放电析放出氢气。另外由于锌电极含有杂质,而且锌电极表面往往是不均匀的,各点的电化学活性有较大差别,各区域因电位高低不同而形成无数的微电池,使锌在电池中发生腐蚀。

三、镁电池为什么不能普及?

比起锂电池,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还不易爆炸。目前主要是因为电解液技术不成熟,成本很高,暂时还代替不了锂电池

一般来说,锂电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锂金属电池,另一类则是锂离子电池,同样都是以锂金属或者锂合金为负极材料。

而镁电池则是一种以镁为负极,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为正极的原电池。在众多的镁电池品种中,干电池以镁锰电池为主,这类电池与普通锌锰电池相似,能够进行随时放电,另外还有一类电池,能够在干燥的情况下进行长期保存,加水之后即可活化放电的储备型电池。

四、氢电池为什么普及不了?

氢燃料电池汽车自身成本就不低,加上氢气的制造和加注成本,使其普及十分困难。

首先,加氢站面临的一些问题,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加氢站的前期运营成本,仅加氢设备就需要投入一千万左右。由于目前市面上氢燃料汽车数量较少,没有一定数量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支撑加氢站经营,加氢站想要盈利,极为困难。再加上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又过长,配套设施的匮乏,审批流程的繁杂。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

其次,氢气的成本问题依旧是阻碍氢燃料电池发展的瓶颈。尽管目前我国制氢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少,氢气的价格很高。

五、固态电池为什么不普及?

成本昂贵

目前的固态电池不仅生产环境要求极端严苛,生产过程极端繁琐复杂,而最终的良品率也是极低。更关键的是很大程度上要投入巨资来完全重建生产线,其结果就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量产,因为已投资付出的沉没成本太高了。需要回本、盈利、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提高市占率、有了良性循环后,才会去想如何提高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优势。

电池行业是个重资产的行业。对于现阶段的电池企业来说,三元锂或磷酸铁锂的生产规模越大就可以越压低造价,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获得更多的订单,获得更多规模利润。而全固态锂电池还不成熟,要投巨资重新建全部生产线,良品率极低,造价太高,难于被大众购买力接受因而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造得越多越赔钱。

目前不同技术路线在生产方面遇到的挑战也不少,比如丰田目前的技术路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剧毒物质,目前还在改进中。目前固态锂电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基础科学的发展和大量的测试才会有产业化的突破,未来如果从实现路径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以固态锂电为特色的企业在2025年前先出半固态版本试生产,2030年后才会相对成熟一些。

六、为什么飞轮电池没有普及?

由于蓄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寿命及效率方面等存在的不足,至今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制约了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因此,行业在研究高能量蓄电池的同时,也在探索其他绿色储能装置。其中,飞轮电池发展较快,并在各类汽车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七、钠电池什么时候普及?

目前钠离子电池还在深入研究当中,也有一些厂家在生产,但是由于锂电池的用量很大和钠离子电池生产设备还没普及,所以钠离子电池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也就是2026年左右。

在电池中使用钠离子的想法并不新鲜;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尝试。2015年,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建立的法国研究网络RS2E,任务就是研制这种钠离子电池。两年后,他们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拿出了第一款原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发现钠离子能量分布特性并着手开发的仅6个月后,CNRS的研究人员就组装出钠离子电池功能原型。

钠离子电池不仅有可能价格低廉,而且具有极高的储能潜力。预计其寿命约为10年,而锂离子电池的预期寿命是三至四年。这是个巨大飞跃。研究表明,钠离子电池不仅续航能力更长,而且充电速度可以快10倍,放电速度可以慢10倍。这些都是重大进展,可以预期会对整个能源领域产生长期影响。

尽管钠离子电池优点众多,但锂离子电池目前是首选,尤其是便携式应用,因为钠离子电池通常比同等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重。然而,钠的丰富储量和可获得性会使人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锂离子电池最终会被淘汰。钠占整个地壳含量的2.6%,而锂仅占0.06%。仅有三个国家发现蕴藏锂元素,而钠则遍布全球各地。钠存在于每个国家的水域和陆地,甚至在其地表深处还有钠矿。

大规模生产钠离子电池可能最早会在2025年开始。

八、为什么胶体电池不能普及?

胶体电池不能普及的原因

1.

理论上,胶体电池同体积的容量更大、寿命更长、高低温性能更好。但由于国内生产的胶体电池,不论是极板配方还是胶体灌注,都没有按国外规定的进行,因此出现了性能低、寿命短等问题。

2.

目前国产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胶体电池与国外的胶体电池不一样,国产的是在AGM隔板中,通过真空贯注,把硅胶和硫酸溶液灌到电池正负极板之间。

3.

国产的胶体电池开始是富液的,与其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不一样。胶体电池在使用初期,无法进行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氧循环,这是因为胶体把正负极板都包围起来了。就是正极板上面产生的氧气无法扩散到负极板,无法实现与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铅还原。只能由排气阀中排出。与富液式电池一致。因此,早期排气带出的胶粒是含酸的,胶粒容易帖服在电池的外壳上,所以,一些用户反映电池漏酸。

4.

胶体电池使用一段以后胶体开始干裂和收缩,产生了裂缝,氧

九、钠离子电池普及时间?

普及大概还要几年吧。钠离子电池的技术成熟度已经很高,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钠离子电池开始被广泛使用,将来其应用范围涵盖从家用电器到工业界。

十、氚电池为什么普及不了?

氚电池

氚电池是指内含少量氚元素的一类电池。世界上首个氚电池由美国佛罗里达州City Labs实验室研制成功,名为NanoTritium。氚电池耐用性比普通电池强,最大的优点是寿命长,可长达20年之久,远远超过了普通电池。之所以难以普及,主要是第一售价高,售价$1000。第二功率低,电压2.4V,电流50~350 nano amps,只能用于手表、助听器、心脏起搏器这些小型电子设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