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分类归哪个部门管?
大部分是城管中的环卫部门,但是一般是属地管理,也就是街道或者社区来做垃圾分类,然后城管部门进行考核监督
二、上海垃圾分类谁受益?
上海这一轮生活垃圾分类热兴起后,末端的垃圾处置厂也很“热”。在靠近长江边的黎明产业循环生态园区,湿垃圾车有时候要排队等候“卸货”,预约参观的团队更是排到了年底。这里,每天要“吃进”2000吨干垃圾,300吨湿垃圾,一年可以发电3亿度,可供30万居民一年的用电量。所以,居民在源头分类,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三、垃圾该谁管?
如果是小区的垃圾,应该由负责小区的物业部门管,由物业公司负责的清运垃圾的工作人员统一送到垃圾站,由环卫处集中处理。
如果是街道的垃圾是由环卫处负责,环卫工人会定时定点的清理,统一送到垃圾站,由环卫处统一处理。
四、沧州垃圾分类归哪个部门管?
垃圾分类属于政府的环保部门在管理。对于垃圾分类,政府政策主要有如下四种:
一、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教会消费者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五、上海垃圾分类谁发明的?
2008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台北介绍了城市垃圾分类的经验,之后上海在部分区、县的单位和居民区开始垃圾分类工作,在取得经验后,在全市开展了垃圾分类,目前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生活习惯。垃圾分类让城市更干净。
六、全国垃圾分类是谁发起?
北京
1957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城区将分类收集垃圾”的构想,开创了中国垃圾分类的先河,也为世界贡献了垃圾分类的理念。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垃圾分类做得很好的国家,但事实上,最早提出垃圾分类的是咱们大北京。
1957年7月12日,一篇名为《垃圾要分类收集》的文章出现在《北京日报》的头版头条。当时的北京,废报纸、旧衣服、水果皮、火材盒、牙膏皮等按照要求被分类回收,送至废品站换钱,惹得不少外国人前来取经,可谓风光一时。
到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8个城市开启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这一试就是17年,效果却不尽人意。对此,很多人疑惑不解,明明中国最先提出垃圾分类,为何现在却在垃圾分类道路上步履维艰?
不难理解,1957年时的中国,刚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彼时的人民生活水平与当今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垃圾分类,折射的更多的是当时民众的节约节俭意识,还没上升至环保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物质文明极大发展,节约节俭意识退潮,垃圾分类很难乃至无法获得传承与发扬。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世界奇迹。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却日益严峻,使得国家开始高度关注生态环保,同时也促成了民众环保意识的逐步觉醒。“垃圾围城”步步紧逼,垃圾分类成为打破该问题的重要利器。
2000年启动试点,这个时间不算晚,但中国却在垃圾分类上结结实实吃了个败仗。其实,这一仗,输的并不亏,甚至可以说,发人深省。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标准之一的垃圾分类,想要得到真正推广,需要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社会各阶层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知识;
第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
第三,强大的经济支撑;
第四,必要的垃圾分类技术与管理水平;第五,整个分类处理系统的良好协作。
相应的,反观国内现实:
第一,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匮乏,普及度不高,民众的认知程度不高,仅有少数人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知识。第二,国家层面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缺失,地方层面的相关规
七、村里垃圾成谁管?
一般垃圾每天都有当地物业或社区的收垃圾的车收走。没有人管。可以到村委咨询一下。在解决不了可以到乡镇府咨询一下
八、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九、垃圾袋如何分类垃圾分类?
垃圾可分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十、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什么系统?
生活拉圾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