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遵守校园规则的作文,急用,450字的
对于校园,我想:那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一个学习天地.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为加强校园管理,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创造安全、整洁、优美、文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需要对校园管理作出如下规定:
全校师生员工须凭校徽、工作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家属、临时工须出示“出入证”方可进入校园。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和卫生。爱护校园内树木花草,有禁入标记的绿地不得入内,不准攀枝摘花。生活垃圾要倒入垃圾箱内,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校外。任何人不得将家禽及宠物带入校园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告栏以外的建筑物和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张贴广告等宣传品。
任何单位和个人,除学校规定的商业网点外,不得在校园内无证经商,不准任意摆摊设点和串楼叫卖。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宿舍管理规定。遵守作息时间。因故迟归者,应凭有关登记手续后进入 宿舍。如发现爬越围墙,棚杆进入宿舍的,将严肃处理。
以上规定,请全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如有违反,巡逻督导人员应给予登记劝导,批评教育,责令纠正。情节严重的将按规定给予处罚。 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校园变成安全、整洁、优美、文明的乐园。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
整合利用群租房治理、违法建设、道路运输、建筑工地等数字化监管平台,综合解决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昨天,苏州市召开城市环境长效管理和道路交通排堵促畅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要求,要健全城市长效管理制度,重点要完善“数字城管”信息采集、问题研判、监督指挥、绩效评价等制度,要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重点抓好“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建设和运用,健全市、区、街道三级指挥体系和网格化巡查机制,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各类问题。
在“共建美丽新苏州、同享美好新生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中,市区25个重点小区、4520户“群租房”完成了整治;7个区域、39条严管道路,利用闲置土地,提供2800多个停车位;工地扬尘得到有效治理;工程渣土运输秩序初步得到规范:“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占道经营和马路摊点;整治非法营运,客运市场秩序有所改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整治任务圆满完成;1000余处、6万余平方米违法建设被拆除;城区河道卫生死角基本得到消除;4.75万平方米市管绿地完成整治。
2014年,市区排堵促畅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交通拥堵总体平稳可控,堵点减少,去年苏州市区主要道路的平均行程车速为24.86KM/h,比上年上升1.53KM/h;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警情减少,群众满意度提升了,去年市区接处交通拥堵报警环比2013年下降了3.7%;轨道交通客流激增,公交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取得一定回报,去年各公共交通客流累计增长1.63亿人次/年,较上一年增长9.2%。
在分析总结苏州市前一阶段城市环境管理和道路交通排堵促畅工作情况后,周乃翔指出,从整治工作来看,个别工作的组织实施仍有薄弱环节,各板块整体推进不够平衡;从整治内容来看,十大整治涉及都是城市管理中的顽症,具有动态性、反复性强的特点,个别地方手一松懈就出现问题回潮;从城市管理现状来看,受城区规划建设和历史遗留等问题影响,少数区域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进展缓慢,城市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从交通排堵促畅工作来看,去年以来市交委会排定的五个方面36项排堵促畅措施,完成的有18项,有13项还在推进,有5项尚未启动。
周乃翔强调,要健全城市长效管理制度,重点要完善“数字城管”信息采集、问题研判、监督指挥、绩效评价等制度,同时要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重点抓好“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建设和运用。要整合利用群租房治理信息管理平台、违法建设信息平台、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电子监控系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数字化监管平台、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促进资源共享,优化管理手段,综合解决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
周乃翔要求,还要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坚持规划引领,以建促管、以管带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间的衔接和互补,推进各类设施建设与更新,不断优化城市管理基础。要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无地队),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农贸市场、断头路等易产生脏乱差现象区域的整治和改造,推动环卫基础设施补缺和升级。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完善排查报送、处置反馈、信息管理、督查考核、奖惩表彰等配套工作和机制,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标准、定奖惩”的“六定”管理。周乃翔还指出,着力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要针对道路交通问题,在做好长远规划的同时,每年排定出一批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逐步改善交通现状;针对房屋群租问题,要定期排出重点整治小区名单,滚动推进群租房治理;针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偷倒乱倒,要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加大分类处置力度,加快工程渣土的消纳进度,于7月底之前拿出消纳处置点及船舶外运码头选址方案;对占道经营(马路摊点),各区要拿出疏导点方案;对新建违法建设,市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违法建设快速查处办法及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