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
15
2025
0

国家对不可降解塑料袋的规定

一、国家对不可降解塑料袋的规定

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限塑令开始执行。商场、超市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使得限塑令再度升级。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百零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七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作出行政许可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

(二)对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

(三)未依法查封、扣押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未予查处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的。

依照本法规定应当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而未作出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直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哪些是不可降解垃圾

不可降解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垃圾、玻璃制品和一些特定的人工合成材料。

塑料垃圾: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餐具等,由于其稳定的分子结构,在自然界中难以被微生物分解,长时间保持原有形态。

玻璃制品: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无法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破碎的玻璃碎片同样难以处理。

特定的人工合成材料:如人造纤维、部分涂料和化工废料等,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无法被自然环境的微生物或条件分解,长时间保持原有形态。

三、不可降解塑料啥意思

不可降解塑料是指不能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降解的塑料。具体来说:

物理降解:指通过机械力、热、光等作用使塑料形态发生变化,但化学结构并未改变,因此不属于真正的降解。

化学降解:指塑料在光、热、氧、水、酸碱等化学因素作用下,分子链发生断裂,分子量逐渐降低的过程。但不可降解塑料在常规环境条件下难以发生化学降解。

生物降解:指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酶促反应将塑料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质等。而不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被微生物分解。

与不可降解塑料相对应的是降解塑料,这类塑料在使用后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目前已有多种新型降解塑料,如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光/氧化生物全面降解性塑料、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以及热塑性淀粉树脂降解塑料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