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什么?
2022年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是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
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是“世界地球日”的合作伙伴机构。
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标语
1、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绿色人生使者。
2、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环境。
3、节约水资源,职责人人有。
4、足下轻轻,手下留情。
5、你珍惜我的生命,我还你一片绿荫。
6、让垃圾回到自己家,让白色污染和你说再见。
7、打造生态家园,建设环保社会。
8、学校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9、省一下能源,造福千万年。
10、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爱护学校从学生做起。
11、只要给予一些爱,就能给你带来郁郁葱葱的绿荫。
12、热爱我们的母亲,不要让她伤心和失望。
13、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14、青青小草,踏之何忍。
15、同花儿一起开放,和小树一起成长。
16、如果没有树木,世界将会暗淡无光。
17、环境不保,何以为生,母亲不保,何以为家。
18、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19、节约为本,治污优先。
20、人间知音难觅,校园草坪难培。
2022年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部将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世界地球日的活动意义
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如美国就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
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地球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已开发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关注: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简析!新能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22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5.4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产业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四大集聚区。
2. 新能源产业: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突破1.2亿千瓦,累计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陆上6兆瓦级、海上10兆瓦级风机已成为主流,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
3. 新材料产业:2022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6.8万亿元,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我国已形成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较为完整、规模第一的材料产业体系。
4. 高端装备产业: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到21.3万亿元。机器人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5. 新能源汽车产业: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为主要集聚区。
6. 绿色环保产业:我国已形成全链条环保产业体系,2022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2万亿元。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7. 民用航空产业:近年来,我国民航体系结构更加均衡,京广大通道全线贯通,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地区机场群建设不断推进。
8.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2022年,我国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第一。
9. 元宇宙:开展元宇宙标准化路线图研究,加快基础通用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等研制。
10. 脑机接口:开展脑机接口标准化路线图研究,加快基础共性标准、接口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等制定。
11. 量子信息:开展量子信息技术标准化路线图研究,加快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等制定。
12. 人形机器人:研制人形机器人基础标准,开展智能感知决策控制标准、安全标准、应用标准等预研。
13. 生成式人工智能:围绕多模态和跨模态数据集、关键技术领域、应用及服务,制定基础标准、应用标准、风险管理标准等。
14. 生物制造:研制关键元器件、生产设备、生产技术规范等标准,优化生物制造应用领域标准。
15. 未来显示:开展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等先进技术标准预研,制定新一代显示材料、专用设备等关键产品标准。
16. 未来网络:开展6G、下一代互联网、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等标准预研,构建关键网络技术标准体系。
17. 新型储能:聚焦锂离子电池领域,制定基础通用标准、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标准、回收利用标准。研究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