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
16
2025
0

12伏10安能用在5安的电路板上吗?

一、12伏10安能用在5安的电路板上吗?

可以,电源上标的12V 10A的意思是输出是12V的电压,最大能输出10A的电流,因此只要是小于10A的负载都可以使用。5A的电路板是小于10A的负载,因此可以使用。

望采纳。。。。。。

二、怎么样去掉PCB板上多余的绿油

在TOP SOLDER-BOTTOM SOLDER在这个层放置和删除可阻绿油; PADS是一款制作PCB板的软件。PADS包括PADS Logic、PADS Layout和PADS Router。 PADSLayout(PowerPCB)提供了与其他PCB设计软件、CAM加工软件、机械设计软件的接口(如下图所示),方便了不同设计环境下的数据转换和传递工作。

三、pcb英文缩写对应的中国大陆称谓是什么?

1,Printed Circuit Board (缩写为:PCB)

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或印制线路成品板的通称,简称印制板。它包括刚性、挠性和刚-挠结合的单面、双面和多层印制板。

大部分刚性PCB是绿色的,也是最常见的,另外也有红色、蓝色和白色的,上面分布的有铜箔连线、孔和焊盘等,组装好元器件的PCB叫PCBA,意思就是PCB Assembly。

2,Procedure Control Block 【电脑】进程控制块

四、选购主板应该注意什么?

一、根据CPU型号 合理搭配主板芯片组

二、印刷电路板有学问 从PCB板中找差距

确定搭配的芯片组之后,接下来我们应该在主板的板型上下功夫了。一块主板放在面前,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它的PCB,即印刷电路板,它是主板的板基,是主板上所有元器件赖以“生存”的基础。PCB由层数不等的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制作制作而成;内部采用铜箔走线,叫做“迹线”(“蛇形线”)。普通的主板一般采用的是四层的PCB板,最上和最下面的两层叫做信号层,从上往下数的第二层则叫做接地层,第三层叫做电源层。

PCB板的层数越多,主板的根基越扎实,信号之间的干扰就会越少,能够保证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芯片组,电容,IC等)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不受干扰,使用寿命越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物理故障的可能性越少,当然成本也就会越高。服务器所使用的主板都是6层或者8层板,高档一些的家用商用机使用的主机板使用6层板。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大多数主板都是用的是4层板(4 layer),对于判断方法,也很简单,层数多的PCB板也就越厚。

三,我们还要看主板上电子元器件布局设计是否合理。要是你的主板插不下你的显示卡,或你的显示卡和内存“打架”,或是无法安装较大的散热器,就应该考虑一下主板的设计工艺是否合理啦。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CPU插槽的周围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如果周围电容太密集,供电插座等设计不合理,不但会影响到CPU的拆装、CPU的散热,超频的朋友还无法安装性能更强大的散热器。

五、关于主板知识?

一、挑选好主板的几条原则

1. 工作稳定,兼容性好。

2. 功能完善,扩充力强。

3. 使用方便,可以在BIOS中对尽量多参数进行调整。

4. 厂商有更新及时、内容丰富的网站,维修方便快捷。

5. 价格相对便宜,即性价比高。

二、PCB板体

要看PCB的质量、光泽和厚度等等。PCB的厚度如果按照公版设计的话,一般会是在3~4MM左右,也就是常说的6层PCB板,但是这样做的话成本上有所增加,许多主板厂商会自行设计主板的走线和布局,所以一般常见的都是4曾PCB板的主板,在接触到主板以后可以看PCB板的4周是否光滑,没有毛边,如果连这个基本的要求都不能达到的话,只能说明主板的生产厂商有技术问题,这样的主板不建议选购。摸PCB板,好主板清洗工艺比较好,摸上去不会有很粘手的感觉。

三、布线

判断走线的的好坏可以从走线的转弯角度和分布密度看出,好的主板布线应该比较均匀整齐,从设备到控制的芯片之间的连线应该尽量短。走线转弯角度不应小于135度,而且过孔应尽量减少,因为每一个过孔相当于两个90度的直角,转弯角度过小的走线和过孔在高频电路中相当于电感元件,CPU到北桥附近的步线应该量平滑均匀,排列整齐,过孔少。而对于电源走线则正与此相反,而工艺达不到要求的步线会显的紧密杂乱无章。某些设计水平很差的厂商,成品会出现缺陷,便采用人工加导线的方法来修补,称为“飞线”。

四、电容

主板上常见的有钽电容和电解电容。前者比后者要好,成本高,所以绝大多数主板都是用的电解电容。好的主板电容应较多而且容量较大,一般采用3300μF的电解电容,那种100微法以下的小电容焊得到处都是的情况都属于杂牌主板。电容表皮标的容量和耐温指标越大越好。电容电压的范围非常重要,可以在电容上看到“+、-”的字样,这是电容电压的承受范围,这个数值越小电容则越好。另外电容的焊接要干净利索,不允许有歪歪扭扭的现象。如果采用金属铝壳帖片电容和黄色四方形的钽电容比较多,一般这块主板应该比较好。从颜色上看黑色的电容最差,绿色的电容要好一些,蓝色的电容要比绿色的电容又要强一点。所以我们一般在主板上看到的CPU周围滤波电容都用的是绿色的,而其他地方有些则是黑色的。 (虽然蓝的好一点,但绿的应用比较广泛)

五、供电电路

CPU供电电路要求具有非常快速的大电流响应能力,MOSFET,电感线圈和电容都会影响到这一能力。使用最快速的MOSFET,高磁通量粗导线的电感线圈,以及超低ESR的输入输出电容。较好的主板使用高导磁的电感磁芯,它的线圈使用单根比较粗一点的缠绕;但大多数厂商使用便宜的磁芯,使用三线并绕的方式。现在的CPU功率都较大,主板最好是三相或四相供电,这样可以把电流分配到更多回路,减少PCB板发热。一些做工优良的主板都为内存、AGP接口提供独立供电电路设计,有助于提高主板稳定性。

六、布局

1、CPU插座的位置。如果过于靠近主板上边缘,则在一些空间比较狭小或者电源位置不合理的机箱里面会出现安装CPU散热片比较困难的情况。同理CPU插座周围的电解电容也不应该靠得太近,否则一则是安装散热器不方便甚至有些大型散热片根本就没法安装,二则是有可能损坏电解电容。

2、ATX电源接口。不同主板千差万别,比较合理的位置应该是在上边缘靠右的一侧或者在CPU插座同内存插槽之间,而不应该出现在CPU插座同左侧I/O接口之间。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电源的接线过短的尴尬,也不会出现妨碍CPU散热器安装或者影响其周围空气流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