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数计算公式?
价值指数计算公式为:价值指数=A时期的实际价值量/B时期的实际价值量*100%。其中实际价值量是指用现期的实际价格(户)与实际数量(罗)计算得出的。价值指数可以反映户、g两因素的共同变动。
二、售价的计算公式?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计算公式: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基本计算公式
(一)理论销售价格总公式
商品理论销售价格=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利润十税金
(二)商品理论销售价格公式的展开
1.生产成本=进价—生产利润—生产税金
2.流通费用=运杂费+包装费+保管费+利息+商品损耗+经营管理费
3.利润=生产利润+商业利润
4.税金=生产税金+商业税金
理论销售价格=进价+运杂费十保管费+利息+商品损耗+经营管理费+商业利润+商业税金
(三)商品理论销售总公式的推导
1.利息=进货成本X周转天数X日利息率
2.商品损耗=(进货成本+利息)/(1-损耗率)×损耗率
3.进货成本=进价+运杂费+包装费+保管费
4。经营管理费二商品理论销售价格X经营管理费率
5.商业利润=商品理论销售价格X利润率
6.商业税金=商品理论销售价格X税率商品理论销售价格。
三、放热指数计算公式?
1.热量的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式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初温,t表示吸热后的终温,“t-t0”表示温度的升高,有时可用△t升=t-t0表示,此时吸热式可写成:
Q吸=cm•△t升.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式中c、m、t0、t的含义不变,“t0-t”表示温度的降低,有时可用△t降=t0-t表示,此时放热公式可写成Q放=cm•△t降.
2.热量计算的一般式:Q=cm△t.
△t表示温度的变化.
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质量、物质比热容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的温度的高低无关.
Q吸与Q放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比热容c的单位是J/(kg•℃),质量m的单位是kg,温度(t或t0或△t)的单位是℃(摄氏度),热量Q的单位是J,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四、收缩指数计算公式?
收缩系数=(进货体积—出货体积)/进货体积。
五、幸福指数计算公式?
幸福指数也是可以量化的,幸福指数完全可以变成一个与现实经济变量挂钩的方程式。幸福是可以用经济学加以解释的。
幸福方程式:
幸福指数 = (个人收入/周围人平均收入)×(未来收入预期/现在收入)× (个人收入/生存成本)×个体差异以上公式在不严格的情况下,
也可以简化为“幸福指数=收入/生存成本”。
六、sa指数计算公式?
原始数据处理过程:
1.整体样本区间定义在1990-2019年间;2.仅保留上海和深圳A股以及创业板样本企业;
3.去除SIZE和AGE缺失值样本,并对两个变量在1%和99%的水平上缩尾处理
指标计算依据:
参考Hadlock and Pierce(2010)按照KZ指数的基本方法,先根据企业的财务报告定性地划分企业不同的融资约束类型,然后使用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两个随时间变化不大且具有很强外生性的变量构建了SA指数。
【1】Hadlock C J, Pierce J R. New Evidence on Measuring Financial Constraints: Moving Beyond the KZ Index[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0, 23(5): 1909-1940.
指标计算过程:
1.SA=-0.737*Size+0.043*Size2-0.040*Age
2.仅保留SA指数为负的样本,SA指数为负且绝对值越大,说明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
指标定义:
Size为企业总资产(单位:百万元)的自然对数
Age为企业成立时间长短
数据范围:
1990-2019年;所有原始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
七、品牌指数计算公式?
品牌竞争指数的公式
竞争指数=相对市场份额×品牌忠诚度×品牌成长指数×100%
其中:品牌成长指数=某品牌的消费者份额/该品牌的保有率×100%
意义:品牌竞争力指数综合体现品牌目前、将来整体竞争实力,在同时比较多个品牌竞争力量时具有很好的量化作用,但是在采取具体的决策时意义不大。
八、单项指数计算公式?
工程指数=(报告期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造价)/(报告期建筑安装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报告期设备、工器具费用/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报告期工程建设其他费/工程建设其他费指数)
九、体格指数计算公式?
. 计算方法一:
体质指数=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kg/m2
算式写法:BMI=体重/(身高)^2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18.5-25(中国体质标准:正常范围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体重指数=25-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30
中度肥胖:体重指数>35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
2. 计算方法二:
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标准系数(女性20,男性22)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偏重或偏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3. 计算方法三: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
低于标准体重10%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
注意: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对儿童,老年人,或者身高过于矮小的人士并不适用。
十、季节指数计算公式?
1、收集历年(通常至少有三年)各月或各季的统计资料(观察值)。
2、求出各年同月或同季观察值的平均数(用A表示)。
3、求历年间所有月份或季度的平均值(用B表示)。
4、计算各月或各季度的季节指数,即C=A/B。
5、根据未来年度的全年趋势预测值,求出各月或各季度的平均趋势预测值,然后乘以相应季节指数,就得未来年度内各月和各季度包括季节变动的预测值。
是以时间序列含有季节性周期变动的特征,计算描述该变动的季节变动指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