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火灾应急预案是什么应急预案?
企业火灾应急预案指的是火灾在企业发生时,企业和员工所应对的应急预案
二、环保应急预案备案流程?
预案备案流程
1.申请:政务服务中一楼生态环境分局窗口申请;
2.受理: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金安大队对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3.审核: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金安大队审核材料,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查;
4.备案: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金安大队对符合备案条件的,准许备案。
三、环保预案应急怎么写?
一、目的 为了加强对涉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 组织结构: 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体系的组织名称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排险组、应急监测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由公司领导、安全环保职能部门、车间、仓库、污水处理站、危废库、行政后勤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 1、组织宣传贯彻国家、市、县应对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2、落实局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工作要求,组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 3、负责与县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联系,上报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 4、负责有关工作情况、指示、信息的联络、传达、报送等工作。 5、负责环保系统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组织应急演习和演练。 6、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后,组织现场的指挥抢救、排险、安顿、调查和通报事发现场周 边地区环境监理和监测单位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提出处理处置建议。 7、向县环保局及时传输现场调查情况和应急监测数据。 8、收集整理汇总处置环境事件的各类文件资料和信息;组织开展处置环境事件应急响应 评价技术、应急监测方法、方案及去污洗消方法的研究。 三、应急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 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 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 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在应急小组的领导下,加强部门之 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 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 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 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 援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四、应急程序应急响应的一般程序 1、根据通报的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应 急指挥系统,检查所需的仪器装备,了解事发地的气象情况。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通知现场排险组、应急监测组携带必要的仪器装备, 以最快的机动方式抵达事发现场。 3、现场排险组、应急监测组领受任务,及时展开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向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发地情况和现场处置工作情况。 4、事故排除后应及时查清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 五、应急措施 1、迅速开展应急监测,判明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 (1)组织现场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迅速鉴定、识别、核实突发环境事件的种类、性质 害程度及受影响范围和边界,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2)组织现场排险组、应急监测组,以及对事发地周边可能被污染的空气、水体和土壤 展开应急监测和全过程动态监控,进一步判定污染物的种类、性质,随时掌握事态的 发展变化情况。 (3)根据监测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置建议,确定封锁和隔离区域,报县政府突发性环境紧 急情况领导小组对该区域进行封锁和隔离。 2、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1)调集相关组成员采取现场紧急处置,参与现场救援工作。 (2)现场调查组要采取紧急措施 ,转移、封存、销毁残存的污染物,控制污染源。 (3)对污染的部位和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进行洗消。 六、尽快恢复生产秩序、及时进行环境安全后评估工作。处置工作结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评估环境危害程度及中长期环境影响,考评指挥效能和实际应急效能,总结应急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应急终止为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采取了必要防护措施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时,由相关职能部门确认,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组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相关工作小组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任务,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进行为止
四、企业水灾应急预案?
一、风险分析和预案的培训
洪水专项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建立在企业面临的洪水风险之上的。所以,企业在制定洪水应急专项预案之前,应该对自身洪水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在认清楚这些风险之后,再来制定洪水专项应急预案。
在预案完成之后,应该向所有员工进行公布,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洪水专项应急预案才能有效的运转起来。
二、良好的应急组织
企业的预案应急组织一般由应急指挥部、抢险组、医疗组和通讯保障组等几个部分组成,应急指挥部要有企业的重要领导组成,负责全盘指挥;抢险组负责抢救员工和企业财产,医疗组负责对受伤员工进行紧急医疗和运输至医院治疗;通讯组需要保障信息的畅通,发布警报,对外联系等工作。
三、充分的应急物质准备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雨季来临之前,就将应急物质准备充分。如,抽水机、沙袋、木板、应急照明设备等物质。应急物质的准备应该考虑到洪水灾害的特点,如,洪水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电力中断,所以应该配备应急照明设备,抽水机最好使用柴油动力或汽油动力的抽水机。
四、预案的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对企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预案的演练不但可以让员工了解应该做什么,还可以在演练中发现应急预案的缺陷,并在演练之后对预案进行改善。演练的时间最好安排在雨季来临之前,员工不但可以感觉到此项预案的重要性,而且在真正的预案行动中更加熟练。
五、预案的交流沟通能力
洪水专项应急预案中,应该设立专人接受政府部门发布的预警,并根据预警的等级决定是否启动预案。预案启动之后,还应该设立专人向上级部门及时报告灾情。若企业已经购买了保险,应该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损,以便保险公司快速的开展理赔工作,企业也可以尽快的拿到保险公司的赔付款。
随着各地降雨逐步增加,防洪防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洪水专项应急预案是降低洪水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若能将此预案落实到实处,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洪水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哪些企业应做环境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按照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要求,提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要求,包括预案适用范围、环境事件分类与分级、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善后处置、预案管理与演练等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明确企业、园区/区域、地方政府环境风险应急体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体现“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与地方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明确分级响应程序。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之后(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的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之前。如企业存在试生产阶段,企业试生产内容包含调试行为,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在试生产前完成。
六、企业污水处理环保应急预案怎么写?
紧急处理预案 污水处理装置
1、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设备漏电和过负荷保护功能,当设备发生漏电或者过负荷故障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并发出警报信号。重要设备(如主风机,吸引泵等)都采用2台制(一用一备),故障时会自动切换到正常的设备进行运转。
2、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触摸屏上会显示设备的故障明细及故障时间,可按照故障设备的名称进行检查维修。维修后进行故障复位后,方可恢复自动运转。
3、当出现液位警报时,配电柜的触摸屏会显示当时水位。可以通过检查液位浮球开关状态,水泵是否堵塞以及耦合器是否已放置好等项目对警报原因进行分析判断,以此解决液位警报问题。
4、平时应贮备相应电器元件,及时更换易损的元器件,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 5 当上述紧急情况发生时,配电柜都会自动输出声光警报信号。 可以为维护人员及时了解整体装置的运转情况提供便利。 仅供参考
七、环保应急预案怎么做?
一、目的 为了加强对涉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 组织结构: 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体系的组织名称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排险组、应急监测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由公司领导、安全环保职能部门、车间、仓库、污水处理站、危废库、行政后勤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 1、组织宣传贯彻国家、市、县应对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2、落实局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工作要求,组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 3、负责与县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联系,上报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 4、负责有关工作情况、指示、信息的联络、传达、报送等工作。 5、负责环保系统突发性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组织应急演习和演练。 6、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后,组织现场的指挥抢救、排险、安顿、调查和通报事发现场周 边地区环境监理和监测单位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提出处理处置建议。 7、向县环保局及时传输现场调查情况和应急监测数据。 8、收集整理汇总处置环境事件的各类文件资料和信息;组织开展处置环境事件应急响应 评价技术、应急监测方法、方案及去污洗消方法的研究。 三、应急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 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 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 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在应急小组的领导下,加强部门之 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 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 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 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 援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四、应急程序应急响应的一般程序 1、根据通报的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应 急指挥系统,检查所需的仪器装备,了解事发地的气象情况。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通知现场排险组、应急监测组携带必要的仪器装备, 以最快的机动方式抵达事发现场。 3、现场排险组、应急监测组领受任务,及时展开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向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发地情况和现场处置工作情况。 4、事故排除后应及时查清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 五、应急措施 1、迅速开展应急监测,判明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 (1)组织现场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迅速鉴定、识别、核实突发环境事件的种类、性质 害程度及受影响范围和边界,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2)组织现场排险组、应急监测组,以及对事发地周边可能被污染的空气、水体和土壤 展开应急监测和全过程动态监控,进一步判定污染物的种类、性质,随时掌握事态的 发展变化情况。 (3)根据监测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置建议,确定封锁和隔离区域,报县政府突发性环境紧 急情况领导小组对该区域进行封锁和隔离。 2、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1)调集相关组成员采取现场紧急处置,参与现场救援工作。 (2)现场调查组要采取紧急措施 ,转移、封存、销毁残存的污染物,控制污染源。 (3)对污染的部位和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进行洗消。 六、尽快恢复生产秩序、及时进行环境安全后评估工作。处置工作结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评估环境危害程度及中长期环境影响,考评指挥效能和实际应急效能,总结应急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应急终止为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采取了必要防护措施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时,由相关职能部门确认,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组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相关工作小组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任务,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进行为止
八、企业应急预案包括哪些?
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九、企业门卫保安应急预案?
先理清要写有应急事件是什么,根据事件再写预案:
如,发生火灾时:启动门卫室警铃,要报警,打开厂门以便消防队能快速进入,协助灭火,协助人员逃生,协助人员清理道路,以便消防车可以顺利进入等发生地震:启动门卫室警铃,打开厂门以便人员逃生发生抢匪:第一时间应阻止,再报警。
十、企业应急预案备案流程?
以下是企业应急预案备案流程:
1.编制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根据所属行业、企业规模、风险等级等因素制定,确保其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应急预案包括组织架构、任务分工、应急措施、资源调配、指挥调度等内容。
2.内部审批备案: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后,应由相应部门进行审批,并提交至企业负责人审批备案。
3.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备案:企业应急预案备案报送主管部门时,应认真阅读主管部门的备案要求和审核标准,保证应急预案备案的全面性、程序合法性和技术可行性。
4.部门联合验收:企业应急预案备案后,主管部门还需组织各部门联合验收,确认企业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完备性。
5.备案公示:备案完成后,主管部门应及时公示企业的应急预案备案信息,向公众公开企业应急预案备案信息,以便相关工作部门参考借鉴。
以上是企业应急预案备案流程,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编制完善有效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响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