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保局去企业检查?
环保局各科室有不同的职责,不同的部门去看的内容不同。主要是环保手续是否齐全,环保设施是否安装并正常运行,环保管理是否到位,排放污染物是否达标,自动监测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等。注意不要有作弊的行为。
二、环保执法检查企业流程?
1、生产配件的同时有出来粉末的辅料、相关的燃煤锅炉等设备要查封;
2、发现有噪音、气味浓的产品要整顿;
3、没有营业执照、不规范的厂家需要重新整顿;
4、顺带查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
5、顺带查伪劣及假冒仿牌的。
工厂有以下问题之一,将面临罚款、关停、责令整改、约谈等:
1、偷排废水;
2、排放油漆味等刺鼻气体;
3、低频噪音或噪音过大;
4、粉尘污染;
5、未公示环评;
6、无环保审批手续;
7、电机组存在运行安全隐患;
8、违法建设;
9、私设暗管排污;
10、煤渣到处飘散;
11、纸渣挖坑填埋存在问题;
12、无废水回收系统;
12、未办理取水许可;
13、没有亮照经营;
14、无防渗漏措施的水塘存贮其他废弃物;
15、治污设施简陋老旧问题;
16、烟尘排放浓度超标;
17、厂区堆积垃圾未及时处理;
18、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19、污染治理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
20、排污许可证过期;
21、非法生产;
22、过滤池COD超标;
23、无排污许可证。
环保执法到企业现场主要检查什么?
1、环察人员的权利实施现场检查时,从事现场执法工作的环境监察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中国环境监察执法证》等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说明执法事项。
环境监察人员有以下的权利:
(1)进入有关场所进行勘察、采样、监测、拍照、录音、录像、制作笔录;
(2)查阅、复制相关资料;
(3)约见、询问有关人员,要求说明相关事项,提供相关材料;
(4)责令停止或者纠正违法行为;
(5)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企业切记:不可暴力抗法,不执行、不配合监察人员工作。
2、环保监察时一般会检查内容
(1)企业生产情况企业所属行业及主要产品。上个月的产品及产能,各条线是否存在运营。
(2)企业环保落实情况项目是否依法履行环评手续,查看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等查看项目的性质、生产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采用的污染治理的措施等是否与环评及批复文件一致。环评批复五年后项目才开工建设的,是否重新报批环评。
检查项目投运后,是否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环保竣工验收手续是否完备。生产车间:超或原料涉酸、碱、及其他易腐蚀性的车间地面是否做防腐处理,并定期进行保养。生产过程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场。检查排污许可证申领、排污申报执行、排污费缴纳执行。
各项污染及治理情况现场检查】企业无相关排污环节的(如环节对地下水影响等),可不检查。
3、环保监察执法到企业现场主要检查八大方面水污染源环境监察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水量、废水的分质管理、处理效果、污泥处理、处置。是否建立废水设施运营台账(污水处理设施开关键时间、每日的废水进出水量、水质,加药及维修记录。)
检查锅炉燃烧设备的审验手续及性能指标、检查燃烧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二氧化硫的控制、检查氮氧化物的控制。
工艺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源检查废气、粉尘和恶臭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检查可燃性气体的回收利用情况;检查可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运输、装卸、贮存的环保防护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除尘、脱硫、脱销、其他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
废气排放口检查排污者是否在禁止设置新建排气筒的区域内新建排气筒;
检查排气筒高度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检查废气排气筒道上是否设置采样孔和采样监测平台;检查排气口是否按要求规范设置(高度、采样口、标志牌等),有要求的废气是否按照环保部门安装和实用在线监控设施。
无组织排放源:(1)对于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尘的排放点,有条件做到有组织排放的,检查排污单位是否进行了整治,实行有组织排放;
(2)检查煤场、料场、货物的扬尘和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是否按要求采取了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或设置防扬尘设备;
(3)在企业边界进行监测,检查无组织排放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
固体废物污染源现场检查督察固体废物来源
(1)检查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产生方式。
(2)根据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GB5085检查生产中危险废物的种类及数量
固体废物贮存与处理处置
(1)检查排污者是否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假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2)检查固体废物贮存设施或贮存场是否设置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
对于临时性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所对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理处置检查排污者是否向江河、胡博、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转移
(1)检查固体废物转移的情况
(2)检查转移危险废物的,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经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批准
以上这些内容是环保部门在执法中经常检查的内容,有的行业检查内容要超过这些。由于不同时期执法力度的不同,检查的项目也会受到影响。在充分了解了检查中他们关注的重点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
三、环保建材有哪些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大全?
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体系太庞大了。
1、专用水泥、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固废发展、砌块墙材、低碳水泥等产品;
2、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板材、真(中)空玻璃、节能门窗;
3、结构功能一体化玻璃板材及制品;
4、薄型化的陶瓷砖以及节水、轻量的卫浴洁具;
5、外墙保温材料;
6、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墙体材料等
四、工业企业环保检查清单?
回答如下: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工业企业环保检查清单,供参考:
1. 废气排放情况:
- 废气排放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 是否安装了废气处理设备?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废气排放是否进行实时监测?
- 是否存在超标排放情况?如有,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
2. 废水排放情况:
- 废水排放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 是否安装了废水处理设备?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废水排放是否进行实时监测?
- 是否存在超标排放情况?如有,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
3. 固体废物处理情况:
- 是否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
- 是否存在未经合法渠道处理的固体废物?
- 是否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
4.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 是否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如何?
- 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应急演练?
- 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环境污染或事故的设备、工艺等?
5. 资源利用情况:
- 是否存在能源、水资源等的浪费现象?
- 是否存在节能、水资源利用等措施?
- 是否存在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的措施?
6. 环境监测:
- 是否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
- 监测结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 是否存在数据造假等不合规行为?
7. 环保宣传教育:
- 是否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 是否存在环保培训计划和措施?
- 是否存在员工环保意识较差的问题?
以上清单只是一份基本的参考,具体的检查内容还需根据不同工业企业的特点和当地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和补充。
五、企业环保检查项目有哪些内容?
企业环保检查项目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和土壤等方面内容。因为这些环保检查项目和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就可能被处以罚款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的惩罚措施。此外,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企业也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加强环保措施。对于企业来说,加强环保措施可以提高企业在公众和政府中的信任度和形象,从而提高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环境保护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积极开展环保工作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盈利。
六、环保检查为什么要先通知企业?
环保检查之前通知企业可以帮助企业做好准备,确保企业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防止环保检查期间因为企业没有做好准备而导致环境污染或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通知企业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通知企业也有助于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引导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环保建材销售方案?
产品差异化:突出环保建材的环保性能、健康安全、节能降耗等优势,与传统建材形成差异化竞争。
精准定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如针对年轻群体推出时尚环保的家装产品,针对企业客户推出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
渠道铺设: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线上通过电商平台、自建商城等方式销售,线下通过建材市场、家居卖场等渠道销售。
品牌推广:通过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社交媒体等方式,打造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环保建材行业的领导者形象。
客户服务:提供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包括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咨询服务等,提升客户满意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八、建材环保标准等级?
建材的环保标准等级通常根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类。常见的环保标准等级包括绿色建材、环保建材、低碳建材等。
绿色建材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材,如可再生材料、无毒无害材料等。
环保建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材,如节能材料、减少污染材料等。
低碳建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少碳排放的建材,如碳减排材料、碳中和材料等。
这些环保标准等级有助于指导建筑行业选择更环保的建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九、环保局在企业现场检查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环保手续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情况(是否存在超标排放)、应急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应急池等)、危废规范处置情况、卫生防护距离情况等等。
十、企业环保检查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如下:
问题。各级环保主管部门未能全面参与对环保资产的选型、采购、验收等环节,导致对本单位或本部门部分新增的环保资产手中无账、心中无底;环保资产台账统计没有使用统一规范的格式,造成企业主管部门汇总统计的环保资产不准确、不全面;环保节能监测力量不足,专业人员和设备配置不足,不能满足企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对策。要根据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能耗、综合利用、经济技术指标、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方面的情况,适时开展环保达标评估,有针对性地优化生产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收缩或退出高污染、高耗能产业。